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300章 大清亡了(第2页)

第300章 大清亡了(第2页)

为了再加把火,袁世凯让庆亲王奕匡,天天在隆裕太后面前“吹风”,

故意夸大革命党兵锋之盛,说“革命军已逼近京师,北洋军虽勇,恐难抵挡,

若再战,皇室恐连全尸都保不住”,甚至编造“洋人要出兵干预,届时清廷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的谣言,

吓得隆裕终日以泪洗面,而袁世凯适时入宫,跪在地上“痛陈”唯有接受优待、保全皇室,

方能躲过此劫,隆裕的心理防线终被击溃。

隆裕本就软弱,她可没姑姑慈禧那两下子,老袁糊弄隆裕一愣一愣的,慈禧他试试,敢吗?

为了让隆裕彻底下定决心,袁世凯又以“保全皇室”的名义,主动与南方革命党谈判,为清廷争取“退位优待条件”。

他一边向革命党施压,说“若优待不够,皇室必拼死抵抗,南北统一无望”。

一边又向隆裕表功,称“臣与南方力争,才保住皇室体面”。

老袁两边欺负,两边糊弄。

经过老袁一系列的表演,最终敲定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核心内容包括:

1。身份与尊号:大清皇帝辞位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2。生活待遇:每年由中华民国政府拨付4oo万两白银,作为皇室日常费用。

3。居住权:皇帝暂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4。财产保护:皇室私有财产(如宫殿、园林、古玩等)由中华民国政府特别保护。

5。宗庙祭祀: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政府妥为保护,派兵守卫。

袁世凯的“表演”和“优待条件”让隆裕误以为找到了保全皇室的唯一途径。

她将袁世凯视作“忠臣”,甚至在退位诏书中写道: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变相将清廷的“后事”托付给了他。

1912年2月12日,隆裕以宣统帝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统治终结。

(大清灭亡一年后,隆裕因愧疚郁郁而终)

宣布退位的时候,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对眼前生的“王朝终结”毫无反应。

据《我的前半生》及当时侍从回忆,溥仪的表现,更多是孩童对陌生仪式的茫然与不耐烦。

当天,隆裕太后在养心殿主持退位仪式,将事先拟好的《退位诏书》交与袁世凯的代表胡惟德等人。

溥仪被太监抱在宝座上,面对下方一群红顶子或西式军服的陌生人听宣读,他觉得“又冷又饿”,

全程哭闹不止,不断挣扎着要下宝座。

隆裕太后心烦意乱,只能频频低声哄他:“别哭了,快完了,快完了。”

这句话后来被宫中上下视作不祥之语,暗合了王朝的终结。

仪式结束后,溥仪对“退位”没有任何认知,依旧在紫禁城里过着“皇帝”的生活,

由太监宫女伺候,玩着他的玩具骆驼、小木马和纸飞机。

对殿外那个已然改天换日的世界一无所知。

他的哭闹并非因王朝覆灭而悲恸,只是孩童对严肃仪式的本能抗拒——

这场决定大清命运的巨变,在他眼中,不过是又一次大臣们的表演。

直到多年后,他才逐渐明白,那个哭闹的午后,意味着自己的“天命”已尽,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袁世凯则凭借这一系列操作,既踩着清廷的“尸体”赢得了革命党的认可,

又以“优待皇室”的名义博得了“仁厚”之名,最终顺利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

继任临时大总统时,袁世凯53岁,属于他的时代拉开了序幕,中华民国从此成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