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296章 阳夏保卫战(第1页)

第296章 阳夏保卫战(第1页)

大清朝廷得到“新军造反”的消息后,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放眼整个朝堂上,有能力,有威望的就奕匡、载沣和张之洞,

啊,对啦,张之洞在武昌起义前一年去世了。

过去有袁世凯这个军事大拿,载沣上台当上摄政王,把老袁赶回了老家。

如今载沣傻眼了,没人为他去扛雷。

宣统皇帝,也就是溥仪就别说了,6岁的娃娃懂个屁!

朝中的事都由他爹摄政王做主。

军机大臣奕匡是老臣,不过这家伙贪的狠!也没军事能力。

他的儿子载振有样学样,仗着老爹的名头收受贿赂。

这不,被御史弹劾了,真是火上浇油。

说起载振这档子事,还得往前翻。

19o7年,奕匡的儿子载振受贿段芝贵,这事地球人都知道,史书称“丁未政潮”。

事件起因是,载振奉旨去吉林督办学务,途经天津时,在官员陪同下看戏,他看中了歌妓杨翠喜。

当时任天津北段巡警总办的段芝贵,官秩为四品道台,却想升任从二品的黑龙江巡抚,于是投载振所好。

他先从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处筹措1o万两白银,在奕匡生日时送上作为寿礼,

又以1。2万两银子买下杨翠喜,让她成为载振的小妾。

一个月后,段芝贵被任命为黑龙江巡抚。

御史赵启霖得知此事后,上书弹劾段芝贵,说他以重金贿赂奕匡父子,买官鬻爵。

慈禧太后下旨派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去查办。

二人没身体力行,而是委托满洲印务参领恩志、内阁侍读润昌前往天津办案。

恩志、润昌到天津后,仅用不到4天就返回来了,查办结果是赵御史所参均无实据。

有这种调查并不意外,奕匡的银子起了作用,官官相护的效果展现了出来。

随后,载沣与孙家鼐又面见有关涉案人员,包括王竹林、杨翠喜的父母等,

这些人证明杨翠喜已被天津富商王益孙买去做使女,王竹林也未借钱给段芝贵行贿。

最终,载沣与孙家鼐上奏称“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朝廷裁定撤去段芝贵布政使衔和黑龙江巡抚职务,而载振继续做他的官,

御史赵启霖却被撤销职务,罪名是“履行入奏,任意污蔑”。

这正是,不解决事,解决反应事的人。

朝中大臣一看没好人活的路,于是消极怠工,谁也不出力和出主意。

关键时候,载沣看了看四周的文臣武将,见他们一个个低头不语。

“悔不当初啊!”袁世凯能带兵打仗,可惜被我开回了家,载沣长叹一声。

此时,湖广总督瑞澂托英国舰船给朝廷传话,“赶紧派兵增援武昌,否则武汉三镇要陷落。

英国公使还说,瑞瀓一再叮嘱这次武昌起义和前面几次起义不一样,救兵来晚了大清江山将不保。

载沣不敢怠慢,紧急召开朝议,宣布出兵武昌圣旨:着陆军总司令荫昌带一路人马,冯国璋带一路人马,载涛带一路人马,

三路人马皆由荫昌统一指挥,即日开拔武昌平叛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