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不错,效果也挺好。大家别忘了“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
谁也没想到,张之洞间接为革命军培养了火种,
这些新青年看到清政府腐败无能,百姓沦于水深火热之中,洋人在祖国大地上肆意横行。
这些有志新青年,心中大多倾向革命,这就为蒋翊武在新军中展会员提供了基础。
因此。文学社很快壮大起来,后与共进会联合的时候,会员达到了3ooo多人,实力几乎过了同盟会。
世事艰难钱做马,攻城欲破酒做军。
闹革命得有资金支撑,二人就找到刘公当他们的钱袋子。
大清晚期,革命党人闹革命,几乎背后都有财团支持。
比如孙中山也有钱袋子,分别是海外华侨和民国大佬陈其美。
陈其美是个牛逼人物,他还是蒋介石的领路人。
说回刘公,他原名刘耀宗,湖北襄阳人,光绪7年,也就是1881年生人。
起义的那年刘公3o岁。
呵呵!真令人羡慕,这些推翻清王朝的人,都正值风华正茂。
刘公家境殷实,他家是清末襄阳三大富之一,人送外号“刘百万”,
刘公是典型的富二代,起义的经费都是由他来负责。
“你们闹革命,我手无缚鸡之力,帮不上啥大忙,出钱没问题。”
刘公很慷慨,只要孙武开口要钱,二话不说,给就完了。
有组织自然有分工,武装起义必须职责分明,
经过大家协商,蒋翊武出任军事总指挥,孙武任军务部部长,刘公为总理,也就是起义大都督。
起义的旗帜他们也备好了,暗红的绸缎上面绣着十八颗星,代表18省联合起来推翻满清,恢复大汉天下的意思。
这和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不谋而合。
三人还给这面旗帜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铁血十八星”。
经过讨论和综合分析,起义时间定于1911年1o月6日,这一天恰好是阴历八月十五。
从元末开始,民间就有八月十五杀鞑子之说。
说是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在月饼里藏纸条相约这天起事。
蒋翊武和孙武他们就是借这个传说,定在这天起义。
另外这天清军要放假,营地守备比较松懈和薄弱,利于起义行动。
就这样,革命者们静静等待庄严时刻的到来。
……
转眼到了9月24日,一桩意外之事生了。
这天,驻扎在武昌南湖的新军炮队有士兵人打架,
“玛德,老子喝点酒怎么了,又没耽误事,就你事多,想升官别踩着老子脑袋上。”
原来两个新兵蛋子喝酒喝高了,和老兵撕吧了起来。
新兵不服管教,辱骂老班长,双方各不相让,从拉扯上升到了抄家伙,
当兵打架急了眼可不是动动嘴抡拳头,老班长为找回面子,竟然动起了枪,“老子用枪崩了你!”
所有新兵不干了,“动枪?老子动炮,阿毛,带人把大炮拉来,轰他娘的!”
小青年犯起浑来,胆子大过天际,要动炮?
有人怕事情闹大,赶忙报告了上司,上司带着警卫队很快把这次打架斗殴平息了,这件事史称“南湖炮队事件”。
事情到此还没完。
第二天,湖广总督端澂(netg)得知后十分震怒,他为了防止士兵再次闹事,
下令收缴新军士兵手中的枪炮武器,暂时保管在楚望台军火库里。
这下好了,起义前夕让人收缴了武器,下一步该如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