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286章 君主立宪(第2页)

第286章 君主立宪(第2页)

另一路由戴鸿慈、端方带队,重点考察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等他们真到了国外,才算开了眼。

在日本,端方看到伊藤博文唾沫横飞讲“天皇与内阁分权”,

看着人家工厂里机器转得比辫子甩得还快。

在英国,看到议会里议员吵得脸红脖子粗,相居然还要给议员鞠躬。

在德国,皇帝阅兵时军靴踩得震天响,可旁边大臣却在低头记“宪法条文”。

一切都颠倒认知,一切都那么陌生。

两路考察团历时半年多,遍历欧美及东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详细考察各国宪政制度、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情况,收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了多份考察报告。

载泽在日记里感慨:“日本天皇权力不小,可百姓也能说话,这才叫国强啊!

端方更直接,把人家的警察制度、学校章程抄了满满三大箱子,回来就跟慈禧拍胸脯:

“照猫画虎,咱也能成!”

19o6年,清廷下了“预备立宪”的诏书,全国欢呼雀跃。

立宪派的张謇们忙着组织“国会请愿团”,学生们在街上游行喊“开国会”,

连茶馆里唱戏说书的都改了词:“往后皇帝说了不算,得大伙儿商量着来!”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老百姓等来的,却是一盆盆冷水。

19o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里写着:“皇帝有权解散议会、宣战媾和,谁也不能拦着。”

说白了,还是老佛爷那套“换汤不换药”。接着搞官制改革,军机处还在,实权全在皇族手里。

各省搞谘议局(地方议会),议员提的建议,督抚一句话就能作废。

随着预备立宪推进,清廷于1911年组建了责任内阁,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个正式的内阁机构。

然而,当人们仔细一看内阁组成人员,

卧靠!有猫腻。

13名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包括庆亲王奕匡任总理大臣),

呵呵,这特么哪是改革,分明是新瓶装旧酒,“各位,咱们干脆称这个内阁叫皇族内阁吧。”

张謇气得把请愿书扔在地上:“这哪是立宪?这是把咱们当猴耍!”

清廷立宪的虚伪被戳穿,慈禧这一搞,不仅未能缓和社会矛盾,

反而加剧了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不满,成为辛亥革命爆的重要诱因之一。

立宪派彻底寒了心。

当初他们信清廷能“渐进改革”,又是办报纸又是搞请愿,结果现人家根本没诚意。

这场闹了十年的"立宪大戏",说到底就是一场权力游戏。

清廷想借"立宪"保住皇权,结果把最想帮它的立宪派推到了对立面。

五大臣出洋考察,本是清廷试图通过制度改良挽救统治的尝试,

但“皇族内阁”的出现,让人们看清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本质,

守旧派这番骚操作,反而加了清王朝的覆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