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用白灰水灌树根,避免来年再芽。
李莲英执行慈禧命令,做的真绝!
光绪听到这消息,气得一下子昏死过去,幸亏老太监掐人中做人工呼吸,光绪这才醒转,
“儿不孝,让爹爹地下担惊受怕,儿罪该万死!”
光绪不断自责,却不敢说慈禧半句不字。
他知道自己四周都是监督自己的人,自己的命就攥在慈禧手上。
“……”
尽管光绪卑微的活着,慈禧却想着法子折磨他。
自从光绪变法失败被囚禁,慈禧的心思早不在治国上,满脑子都是“废立”皇上——
她想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大阿哥”(即皇太子),随时准备顶替光绪。
这溥儁(jun)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资质平庸。
仗着父亲是宗室重臣,天天在宫里斗鸡走狗,连基本的奏章都读不顺。
这正符合慈禧选拔的条件,越平庸越容易控制。
慈禧奉行的标准是,“宁要奴才不要人才”,听话是第一标准。
慈禧想废光绪,列强不同意。(因为光绪变法,列强支持他)
各国公使私下里说:“光绪虽弱,却懂洋务、愿改革。那大阿哥一看就是草包,背后还是载漪这种排外的蠢货。”
他们不仅拒绝承认溥儁的“大阿哥”身份,还暗示“希望太后归政,让光绪亲掌大权”。
这话传到慈禧耳朵里,她把茶碗往地上一摔:“我还没死呢!洋人就想插手我大清的家事?”
慈禧对洋人恨得牙痒痒!
就在这时,义和团已经从山东涌入直隶,一路喊着“扶清灭洋”杀到了京津。
起初慈禧是要剿的,毕竟义和团拆铁路、烧教堂,闹得列强天天抗议,让慈禧烦不胜烦。
如今再看义和团,好像不那么烦了,他们折腾洋人,正合慈禧心思。
载漪、刚毅这帮守旧派大臣看透了慈禧的心思——要报复洋人出口气。
于是天天在颐和园念叨:“义和团是天降义民,能刀枪不入,正好帮咱收拾洋人!”
起初,慈禧不相信世上有子弹打不死的人,
“二位大人,除了孙悟空有此能力,肉体凡胎很难说。”
“太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吧,微臣安排一场‘刀枪不入’的试验,您看看不就明白了。”
“这主意不错。”慈禧点头同意。
试验开始了,载漪让几个“练得好”的拳民在颐和园场地上表演。
拳民们光着膀子,对着清兵的鸟铳“运气”,清兵们早被嘱咐过,用的是空包弹。
枪响了,拳民们拍着胸脯大笑:“看!打不着!”
慈禧隔着帘子一看,信了,转头对荣禄说:
“果然是神助!那就让他们试试,给洋鬼子点颜色看看。”
光绪二十六年(19oo年)6月,慈禧下旨:义和团“均属良民”,编入团练,赏银赏粮。
一夜之间,那些昨天还被追着打的拳民,如今成了“奉旨灭洋”的“义民”,扛着“扶清灭洋”的大旗,涌进了北京城。
一时间,洋人的教堂,洋人的大使馆可倒了血霉,这些“义和团的战士”奉命杀洋人。
有了合法杀人牌照,洋人和二鬼子叫苦不迭,纷纷向各国公使请求援助。
各国公使心中有气,骂慈禧两面三刀,言词强硬要求慈禧限期剿灭拳匪,否则各国出兵帮助大清剿匪。
慈禧一边应付洋人,一边暗中支持义和团闹得动静再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