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278章 刀枪不入(第2页)

第278章 刀枪不入(第2页)

十月十一那天,蒋楷带着人马来剿,被朱红灯的人打得哭爹喊娘——

这就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平原起义”。

“老太后,为何拳匪越剿越多?给我们一个说法!”洋人话了。

慈禧怕洋人,无奈之下,于是派袁世凯去剿匪。

“老袁啊,如今拳匪越闹越凶,给他们点颜色,压一压,别让他们反天!”

“遵命!”袁世凯领命去了山东。

这时候的山东巡抚毓贤,他特别恨洋鬼子,传闻他的小妾被洋教士拐走了。

另外,他觉得老百姓跟教会干架是情理之中,外地人抢你的土地和饭碗,你难道不急?

所以,他对义和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跟朝廷说:“都是教会太横!”

他还琢磨着给义和拳正名,有传言说“改拳为团”就是他的主意。

洋人不乐意了,一群公使围着总理衙门撒泼,闹的庆亲王奕匡没法,

于是奏请慈禧太后,把毓贤给革了职。

出人意料的是,毓贤临走前还干了件狠事——

下令把朱红灯、心诚和尚这些头目抓起来,全砍了头!

袁世凯为了讨慈禧的欢心,玩命剿匪,洋人对他很满意,

慈禧少受了夹脖气,高兴之下,封了袁世凯一个山东巡抚,顶替了毓贤的职务。

袁世凯更加卖命剿匪。

他手下的兵清一色的德国毛瑟枪,炮队拉的是克虏伯钢炮,看着就透着股狠劲。

他到任第一天就贴出告示:“拳匪者,乱民也,持符念咒,皆为妖术,敢有聚众者,格杀勿论!”

义和团赶跑了好几茬巡抚,心说老袁能有什么高招呢?

根本没把他放在眼中。

呵呵!老袁跟毓贤玩的完全不是一个路数,老袁要高明的多,他用了三招就把义和拳打趴下了。

第一招,先破“神话”:有次平原县拳民设坛,声称“枪炮不伤”,

袁世凯直接调了一个营的新军过去。

拳民不服气,光着膀子举着大刀往前冲,新军排长喊了声“瞄准”,

一排枪打过去,前面的拳民瞬间倒下一片。

剩下的人懵了,嘴里还念叨“神符失灵了”,扭头就跑。

这一仗下来,“刀枪不入”的谎话在山东彻底没人信了。

第二招,抓“软肋”:袁世凯知道拳民多是农民,家里有地有娃。

他搞“连坐”,也就是朱元璋实施的“瓜蔓抄”,

规定哪个村出了拳民,村长和族长先被抓去打板子。

要是窝藏拳民,直接烧村。

有个乡绅偷偷给拳民送粮食,被袁世凯知道了,当即抄了他家的粮仓,

把粮食分给村民,让大家“举报拳匪换赏钱”。

这下可好,拳民走到哪儿都被人盯着,连亲戚都不敢留。

第三招,玩“嘲讽”:抓到义和团头目,袁世凯不直接杀,反而让人把他们带到新军营地“参观”。

看着士兵们操练打靶,一枪一个准,他慢悠悠地问头目:“你们那神拳,能挡得住这个不?”

有个头目嘴硬心里怕,说“我还没练到家”,袁世凯笑了:“那回去再练练,啥时候练好了,再来找我比划。”

说完让人把他放了——这头目回去后,直接解散了手下的人,再也不敢提“反洋”了。

凭着三招,不到半年,山东的义和团就被袁世凯打得无声无息了。

教堂周围重新有了洋人的身影,铁路工地也恢复了施工,连德国公使都在给国内的电报里夸“袁是个明白人”。

但袁世凯没算到,那些被打散的拳民,没回老家,

反而一群群往北走,过了黄河,涌入了直隶(今河北)、天津、甚至辽宁。

他们喊着“山东容不下咱,就去京城闹”,一路上喊着“扶清灭洋”,越聚越多。

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oo年)春天,直隶的义和团已经闹到了天津城外,甚至开始往北京城里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