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276章 戊戌变法1(第2页)

第276章 戊戌变法1(第2页)

“……”

这年春天,康有为的北京住处,梁启带来一位年轻人,进屋就说,“老师,你不是一直说要见谭先生吗?

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便是谭嗣同,字复生,湖南浏阳人。”

“失敬,失敬!”康有为忙请二位坐下,“王妈,奉茶。”康有为招呼着。

梁启笑道,“老师,说起来,复生兄家世可不一般——

他父亲谭继洵,眼下是湖北巡抚,正经科举出身的封疆大吏。”

谭嗣同谦虚拱手道:“家父看过康先生的万言书,心向往之。”

“过奖了,让家父见笑了。”康有为拱手回礼。

谭嗣同满脸崇拜,“康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嗣同今日得见,幸甚至哉。”

“谭先生,这半年来,卓如十句话里倒有八句在说你,早已如闻其声了。”康有为递上一杯热茶。

“今日特地带他来,便是想请老师与他细论救国之道。”

谭嗣同欠身,“卓如过誉了。嗣同不过是痛感国事日非,想在康先生、卓如兄这里,寻一条实实在在的变法路径罢了。”

康有为抚须大笑,好一个“实实在在”!

卓如没说错,你这身家,是让你既能知庙堂之弊,又能体草野之苦。

来,坐下谈——

在康有为的影响下,谭嗣同积极投身变法。

后来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先后参与进来,这六人被后人称为“戊戌六君子”。

经过康有为的穿针引线,光绪帝对这六君子十分赏识,将其中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这四人,

提拔进入权力核心,担任“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处理新政事务,时人称为“军机四卿”。

然而,他们的变法举措,却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触及到了守旧派的利益。

“太后,您不能再不管朝政了,大清离不开老佛爷,快看看去吧,皇上要废除祖宗之法!”

大学士刚毅带着一群老白老头,进门跪下诉苦。

此时,慈禧斜倚在宝座上,手里捻着一串紫檀佛珠。

慈禧看了一眼这些老臣们,眉头紧皱:“刚大人,谁欺负你了?”

“还有谁,维新派!”

刚毅边说边“咚”地将头磕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太后,他们要废八旗的钱粮,要断了旗人的活路啊!

想我八旗子弟,当年跟着太祖爷出生入死,才有了这大清的江山,

如今这些维新派,说要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不是逼着咱们去喝西北风吗?”

旁边的惇亲王奕誴忙接话:“刚毅大人说得对!老佛爷您想想,旗人哪懂什么营生?

世代靠着朝廷供养,忽然断了钱粮,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那些维新党口口声声说要学日本,可日本有日本的规矩,咱们大清有大清的祖宗之法,怎能说改就改?”

慈禧眼皮抬了抬,慢悠悠地说:“不过是让旗人学些手艺营生,怎就成了逼死他们?”

“老佛爷圣明,可这只是开头啊!”

刚毅又叩,“他们还要废科举!自隋唐到如今,科举取士是祖宗选贤的根本,

现在说废就废,说要搞什么西学,教些算学、格致的杂学——这不是崇洋媚外吗?

那些读圣贤书的儒生成了无用之人,朝堂上将来都是些说洋文、穿洋装的小子,祖宗的礼法还能保得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