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里,校尉们已经到齐了。负责防务的校尉正指着地图上的峡谷:“齐国退军时,在峡谷两侧留下了不少陷阱,我们已经派人去清理了,但是峡谷后面的山道狭窄,若是他们从山道绕过来,攻我们的侧翼,就麻烦了。”
“我带一队人去守山道。”一个身材魁梧的校尉站出来,他是镇北将军当年的部下,脸上还留着当年打仗时留下的疤痕,“我对那里的地形熟,保证不让齐国的兵过去。”
二王子点头:“好,你带五百人过去,多放哨探,一旦现齐兵,立刻传信。另外,山口的防御要加强,多备滚石和弓箭,若是齐兵攻来,先用车阵挡住,再用滚石砸他们的阵型。”
“是!”校尉们齐声应道。
阿竹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块木炭,在纸上认真地记着校尉们说的话。他虽然年纪小,却听得格外认真,偶尔还会抬头看看地图,皱着小眉头思考。瑾潼看着他的模样,忽然觉得,或许不用等到春天,这些孩子就已经长大了,已经能为守护这片土地出一份力了。
议事结束后,校尉们立刻分头行动。二王子留在议事厅里,继续研究地图,瑾潼则带着阿竹去山洞看望老夫人和孩子们。山洞里很干燥,孩子们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书院的先生教他们折的纸桃花,脸上虽然带着几分不安,却没有哭闹。老夫人靠在石壁上,手里依旧攥着那块碎瓷片,看到瑾潼和阿竹进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阿竹的伤怎么样了?”老夫人轻声问。
阿竹走到老夫人身边,举起受伤的胳膊:“老夫人,我没事,医官说再过几天就能好。我还帮二王子殿下守峡谷了,先生说我是小英雄呢!”
老夫人笑了,伸手摸了摸阿竹的头:“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她转头看向瑾潼,“外面的情况怎么样?齐国还会再来吗?”
瑾潼坐在老夫人身边,为她掖了掖被角:“二王子已经重新部署了防御,漠北的援军也快到了,您放心,我们会守住的。”
老夫人轻轻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手里的纸桃花上:“当年你姐姐和镇北将军守贺兰山时,也有很多孩子像他们一样,在山洞里等着和平。后来仗打赢了,他们就跟着大人一起种桃树,才有了现在的桃林。”她顿了顿,咳嗽了几声,“若是这次能守住,等春天来了,我们再种些桃树,让桃林长得更大,让孩子们都能在桃林里放风筝,听先生讲课。”
瑾潼握住老夫人的手,眼眶又红了:“会的,等春天来了,我们一起种桃树,您还教孩子们做桃花酥,好不好?”
老夫人笑着点头,慢慢闭上眼睛,像是累了。瑾潼轻轻起身,带着阿竹走出山洞。洞外的风依旧很大,吹得桃林里的残枝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姐姐,你看!”阿竹忽然指着远处的山口,“那里有烟!是不是漠北的援军到了?”
瑾潼顺着阿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口处升起一股淡淡的青烟,那是他们约定好的信号,若是漠北的援军到了,就会升起青烟。她的心里一阵激动,拉着阿竹快步往山口跑:“可能是巴图的人来了!”
可跑到山口时,他们却愣住了。升起青烟的不是漠北的骑兵,而是几个穿着齐国军服的士兵,他们手里拿着火把,正往桃林的方向走,显然是想放火烧了桃林。
“不好!他们想烧桃林!”瑾潼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桃林后面就是山洞,若是桃林被烧,浓烟会呛到山洞里的老弱妇孺,而且火势蔓延开来,还会把他们的退路堵住。
阿竹立刻掏出腰间的弓箭,拉弓搭箭,瞄准了最前面的那个齐兵:“姐姐,我射他的马!”
瑾潼点头,同时从怀里掏出狼图腾玉佩——这是巴图送给她的,据说能召唤漠北的牧羊犬,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用,但现在只能试一试了。她握紧玉佩,对着山口的方向大声呼喊:“巴图!我们在这里!”
可回应她的,只有齐兵的笑声。最前面的齐兵拔出腰间的刀,指着瑾潼和阿竹:“拿下他们!听说这女人是二王子的夫人,抓了她,贺兰山就不攻自破了!”
几个齐兵立刻策马冲过来,阿竹松开弓弦,箭羽“嗖”地一声射出去,正好射中最前面那个齐兵的马腿。马吃痛,扬起前蹄,把齐兵甩了下来。
“好箭法!”瑾潼忍不住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