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止住脚步。
说道:“老夫以为无论能否成功打进武昌城,都可以来一个声东击西。我打算让一员将领带两万人去攻打汉口和汉阳。若是能占领武昌三镇中的两个,在江北再效仿金陵之时,再建一座江北大营,则耗死长毛不难。
赵烈文附和道:“大帅这一步倒是好棋。不过人选必须是善于用兵的老将。”
曾国藩抚着胡须,沉吟片刻后。
说道:“那就让鲍带着他的两万霆字营去,他善于打硬仗。即使不成,也可安然退回。”
彭玉麟问道:“那什么时候出击?”
曾国藩听着外面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他耳朵微动。
想了想后,说道:“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我看就明晚吧。”
将进攻武昌的时间定下来后。
曾国藩就令曾国荃去通知鲍,准备带兵奇袭汉口和汉阳。
会议结束后,韦俊躬身退出。
他将定好的时间告诉韦卓,让韦卓代他前去与李秀成会面。
他亲自将韦卓送到半壁山下。
拉着他的手,对其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告诉你的事情,你都记住了吗?”
韦卓看着韦俊精神恍惚,似乎神情更加憔悴了。
他有些担忧地说道:“韦帅,你何不亲自去与忠王面谈?”
“我与太平军缘分已尽,这算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吧,生死由命,也由人。”
韦俊望着远处的滔滔长江水,尴尬地苦笑了一声。
韦卓翻身上马,与韦俊挥手告别。
再次来到大冶湖上。
李秀成矗立船头,早已经等候多时。
两船再次相接后。
韦卓踏着木板上了李秀成的小船。
李秀成打眼看去。
韦卓目光炯炯,左脸也有一条蜈蚣状疤痕。
最奇特的是此人竟然十分神似韦俊。
但是眼中却没有那一丝淡淡的忧郁。
李秀成有些疑惑的问道:“你是韦俊?”
韦卓摇头道:“我叫韦卓,上回见面时我一直低着头,未曾与忠王说话,忠王也未曾关注过我吧?”
李秀成瞪大了眼睛仔细的辨认。
这才看到韦卓似乎比韦俊还要年轻些。
韦卓这才实话实说道:“我本名叫赵卓,也是一位读书人。当年太平军攻入池州之时,我家资富有,全家遭难。我父母被城内的团练和乱兵杀死,家财也被洗劫一空。唯有我和我弟弟活了下来。不过是被韦俊韦帅所救,此事我一直铭记于心,因此加入了太平军。”
说到这里,韦卓声音哽咽,表情十分痛苦。
他舒缓了情绪,继续说道:“韦帅见我与他命运一样,都是整个家族被屠杀,就收留我在身边。也是因为我与他长得神似,因此,我也做好了随时替他去死的准备。”
李秀成一听,大吃一惊。
他又问道:“为何韦俊会派你前来接头?”
韦卓苦笑了一声。
他看着李秀成说道:“难道忠王不明白吗?武昌城就是龙潭虎穴,韦帅也要闯的,他身不由己。但是他并不想去,他若不是苦于无法恢复自由身,他早就回乡种田去了。至于为何会派我前来接头,忠王见了我的长相,还不明白吗?”
听到韦卓跟他说了实话。
李秀成忽然明白了。
韦卓继续说道:“韦帅早有退隐之心,他不想再杀太平军了,也不想再与太平军为敌。”
听到韦俊丧气到如此地步。
李秀成知道他在湘军大营并不好过。
李秀成说道:“我明白韦俊了。曾国藩打算什么时间进攻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