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正蹲在“米”字形壕沟的侧防点。
他手指抚过3磅回旋炮的铁制底座,身后工匠正用棉布擦炮口。
“对准天门岭山道出口,角度再调半寸。”
徐光启的声音不高,却透着笃定,
“这炮本就是咱们定的近距防突利器,36o度转向的特性,刚好防建奴绕后。”
韩溪亭在棱堡入口忙活着。
后勤兵把压缩干粮、防冻药膏塞进桐油布包,堆成整齐的垛。
“每个‘巡逻补给包’都得检查,别漏了药膏。”
她弯腰拿起一个包,手指按了按,里面的药膏是按早定好的方子配的,加了艾草,专门防夜间巡逻冻裂手。
张广才岭、东京城谷道的方向,升起了蓝旗,那是火箭炮阵来的“无异常”信号。
风里裹着工坊铁皮卷板机的低鸣,还有士兵操练的脚步声,杂在一起,倒显出几分战前的安稳。
突然,平顶山方向亮起一道红光,随后传来尖锐的哨声。
是红色信号火箭!
箭尾拖着长长的光轨,划破晨雾,那是现大股敌情预警信号。
袁可立刚登上棱堡北角台,就听见马蹄声奔来。
虎尔哈部的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袁大人!张广才岭西麓有建奴先头部队!”
“约三千人,带两百辆楯车,五百骑兵,距棱堡还有五里!”
他双手递上草图,上面用炭笔标着楯车的集群位置,还有骑兵往密林迂回的箭头。
袁可立盯着草图,指尖点了点山道南侧。
半个时辰后,第二批斥候又到了:
“建奴加了!现已距棱堡两里,楯车正在列阵,骑兵往南侧密林钻!”
“士弘兄,”
袁可立当即转身,
“带三百燧枪兵去北山火箭炮阵,重点防骑兵迂回,按咱们之前定的法子,火箭弹先打燃烧弹。”
沈有容抱拳应下,转身就往棱堡外走。
袁可立又转向徐光启:
“子先兄,让8条壕沟的3磅回旋炮都装霰弹,瞄准楯车推进的路线,六十步内再开火。”
徐光启点头,转身冲工匠喊:“都动作快点,霰弹预装!”
“弘济小友,”
袁可立最后看向李国助,
“你去东角台,指挥12磅炮和6磅野战炮,远打集群,中打分散,别让他们过五十步风险线。”
李国助应了声,拎着望远镜就往东角台跑。
辰时的日头,终于把晨雾驱散了。
张广才岭山道出口,建奴的楯车动了。
三十辆楯车并排,铺开六十步宽的防护墙。
后面的士兵猫着腰,推着车往前挪。
五百骑兵则隐在南侧密林里,只露出些马耳朵。
这正是建奴攻坚时惯用的“车骑协同”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