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在理,是我没算成本账。”
“那就按你说的,只在周边丘陵、天门岭余脉、东京城谷道设火箭阵,平顶山留了望哨。”
李国助又转向徐光启,语气多了几分恳切:“玄扈先生,小子还有件事想劳烦您。”
徐光启放下手里的笔,抬眸道:“弘济有话直说。”
“新运到的一批轻型炮,还没部署调试。”
李国助道,
“里面有6门6磅野战炮、8门3磅回旋炮,还有1o门2磅佛郎机炮,其中5门是之前缴获原宁古塔城的。”
“本想请子珏兄牵头做这事,可他得带着工匠赶制火箭弹,从早忙到晚,实在抽不开身。”
“您懂棱堡原理,又熟炮械调试,只好厚着脸皮请您出面。”
徐光启闻言,笑着捻了捻胡须:“我虽老了,摆弄炮械的力气还有。”
“这几种炮的用途得按地形和火力层级来,6磅野战炮有效射程六十到百八十步,正好架在棱堡五面墙体的中层射击孔,还有1门放东北预留辅助角台,专门打从12磅炮间隙分散推进的小股楯车,填壕的士兵也能靠它的霰弹压制;”
“3磅回旋炮能36o°转向,8门得全布在8条‘米’字壕沟的侧防点,后金骑兵要是从侧翼突袭,或是散兵绕后,它转眼就能转过去用霰弹覆盖,补近距防突的缺口;”
“2磅佛郎机炮射最快,5门架在壕沟护坡后,5门嵌在棱堡顶部射击平台的防护栏间隙,专门压制六十步内想登城、凿墙的建奴,那5门缴获的原宁古塔佛郎机炮,调试后配给江勇营士兵就行,他们学起来快。”
“明日一早我就去清点炮械,带两个懂行的工匠一起校准角度、试射弹药,三天内准能让这些炮都归位待命。”
李国助松了口气,拱手道:“有劳先生,这样我也能更专心应对建奴的动向。”
……
“启禀袁大人!前线斥候有紧急军情,需当面禀报!”
未时的太阳刚偏西,棱堡议事厅外突然传来卫兵的通报声。
袁可立抬了抬手:“传他进来。”
片刻后,浑身是泥的斥候快步走入厅中,单膝跪地,喘着气道:
“袁大人、沈将军、少东家!建奴陆路纵队过了天门岭西麓,”
“阿敏带的一万多人,楯车坏了八十辆,战马倒了两百多匹,山道泥深,预计七天内抵近宁古塔;”
“水路李永芳带五千人,在依兰歇了两天,正分三批沿牡丹江逆流而上,被咱们的炮艇威慑,每日仅能推进二十里,预计五天内到!”
袁可立先沉住气,指着字条道:
“快派两个使者,分去乌林答部和萨哈连部,让他们把山道附近的放牧点收了,青壮都来棱堡周边巡逻,战后按十人一石盐赏!”
“再让部落信使每天来报一次信,别断了消息。”
“我去调人!”
沈有容已攥紧了腰刀,
“棱堡射击平台再加一百燧枪兵,五人一组轮值;”
“八条壕沟的吊桥全收了,就留东边那处给斥候过;”
“炮艇再加一艘,凑三艘沿下游五十里巡,见着建奴漕船给我往死里打!”
“子珏兄、德全兄。”
李国助起身,看着薄珏和徐正明,
“劳二位带着工匠加班,优先装火箭弹,保障外围火箭弹阵的供应。”
三人分工明确,议事厅里的紧张气,倒被这利落的部署压下去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