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等人也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葛明走到魏高明身边问道:“高明,怎么不在车上坐着?”
“等得心急,马车如同蜗牛行进一般,还不如步行走过去呢。”李承乾看来还是个急性子。
“看来要弄个信号灯才是,这些衙役完全就是瞎指挥。”
“信号灯是个什么?”
“高明,长安这么多十字路口,有的路口地方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多,那就需要衙役每天都要去疏导通行才行。最好的方法是分开走,东西方向的先放行一段时间,然后再让南北方向放行一段时间,反复交替也就不会出现堵死的现象。”
“可以做两个大牌子让衙役举着,红牌子都要停车,绿牌子才可以通过。”
李承乾吧嗒吧嗒嘴,觉得葛明说的很有道理,笑着说到:“方法很简单,但是肯定非常有效。明哥儿,你是怎么想到的?”
怎么想到的?打小就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不是想到的是看过的。
葛明没有回答李承乾这种没水准的问题,又接着说到:“要是不遵守规则的就扣分,罚钱,扣分到一定程度就禁止再次驾车。”
“不错不错,没想到明哥儿还有些治国的才华,小弟佩服。”李承乾施礼,葛明笑着回礼。
“高明,哥哥的本事多着呢,嘿嘿嘿。”
这会儿马车还是在蜗牛前进,肥胖的李泰都跳下了马车。
“表哥,咱们走过去吧,这万年县的衙役全是废物。”让李泰走路其实不太容易,这么小就一身的肥肉,真是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坐车肯定不想走路。
李承亁说到:“让高志也下车,咱们走过去也就是了。”于是魏高志也下了马车。随从把几个娃子围在中间,带头的前面开路,扒拉扒拉这个,扒拉扒拉那个。被扒拉的虽然有些不喜,但是看到这些随从个个精壮,围着几个穿着华贵的娃子,就知道这是贵人家的子弟,自然敢怒不敢言。
葛明看的心中不是滋味,这万恶的封建社会,本小郎君好喜欢。
沿着曲江池边上的一条路往东走,就是芙蓉苑。葛明东看看西看看,游玩的心情更浓了,曲江池上不少游船,跟上次冷冷清清完全不同。
“高明,今天怎么这么多人出来游玩?难道说今天是休沐的日子?”葛明非常疑惑,怎么可能上次没人这次全是人呢,这不合常理。
李承乾憋了半天才说到:“那天咱们来黄历上写了不宜出行,所以人就少。”
“那咱们怎么出行了?”
“因为我家和舅舅家都不信黄历,自然百无禁忌。”
葛明心说我信你个鬼,你个魏高明也是古代人,不迷信才怪,但是始终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问题。
正在这时候李泰说道:“明哥儿,前面就是了。”说完往前面一指。
葛明抬头一看好大的门,这铺子从这个大门来看就不会太小。铺子就在曲江坊和敦化坊之间的十字路上,对面就是曲江池。葛明觉得已经不用怎么看了,这地段客源绝对是有保障,因为来曲江池游玩的人必定不会是穷人。
穷人在任何时代都是闷头干活的,只有衣食无忧的人才有心情出来玩耍。
做生意也不能只看自己的铺子,还要看看周围是做什么买卖的。要是开个面馆旁边是卖棺椁的,那还开个什么店?
葛明看看左边铺子,看起来装修非常高端,好像是卖胭脂水粉的。嗯嗯,做女人生意的肯定能赚大钱。将来酒楼分销香水和香皂,或者充值多了送,到时候把这家店弄倒闭。
右边的铺子居然大门都没开,葛明对李泰说到:“惠褒,右边这个铺子是做什么买卖的?”
李泰挠挠头,说道:“听说是开青楼的?”
难怪下午还没开门,居然又是个开青楼的。
“惠褒,咱们做的是美食生意,将来是要引领大唐美食的,旁边有个青楼实在掉价啊。”这个开青楼的是个人才,葛明不得不佩服,
曲江池上这么多勋贵,有自己玩的还有带朋友玩的,上游船之前从这里调几个姑娘带上去,岂不是美滋滋?
葛明心里暗戳戳,试着对李承乾问到:“高明,你说要写个举报信给魏侍中,说这家铺子涉黄,能不能把这家铺子封了?”
“涉黄?何为涉黄?”李承乾自然不懂,但是不懂就问的态度让葛明非常满意。
葛明抽出胳膊来,笑着说到:“高明,你看咱们都算是黄色皮肤的人,涉黄就是做不穿衣服的买卖。”
李承乾听后噗嗤一笑,说到:“人家合法经营,不穿衣服的买卖又不犯法。”不过李承乾心里嘀咕道:王叔啊王叔,做点什么生意不好,非要开青楼。
原来这个青楼不是别人的,正是李世民堂弟李道宗,李姓宗室中的名将。
“明哥儿,要是白皮肤的人,那是不是叫涉白?”李泰对葛明这个说法感觉非常有意思,于是才有这么一问。
“嗯嗯,在遥远的西方有个国家大秦,里面的人全是白皮肤的。要是穿越大海几万里,还有个地方的人全是黑皮肤,好像炭一般黑,丢到木炭堆里只能看到一口牙。”
“在一个盛产农作物的遥远大陆,那里的人还是棕色的皮肤,好像麦子一般。”
“明哥儿,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李泰听后直撇嘴。
“这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自然是从书上看来的。至于什么书你不用问,因为本人也不太记得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看太多书,学问太多,难免忘记了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