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局,李处!”
这名小个子的调查员和二人打了声招呼后来到大树下,他别看瘦小,可爬树的度非常快。
几下子就爬上去了,他在大树上的勒痕处看了一下,之后跳下来说道,
“这大概率不是咱们国家设下的绳索套,咱们这很少有在树上拉绳的。”
李四麟虽然打过猎,但对于这些也只是一知半解,他问道,
“有什么区别吗。”
小个子琢磨了一下,他讲解道,
“咱们这边打猎最多的无非是东北,西南,沿海一带以打渔为主,但不管哪个地区打猎都大部分针对地面或者地上的动物,你看这勒痕的高度和力度,猎物体重绝对在一百五十斤之上,除了猎熊和打老虎之外,一般哪有这么重的猎物啊。”
这个李四麟倒是知道,别看电视上将打猎形容的多么容易,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实际上那才真的是有命来换。
当然你要是军队打猎,或者一村子出去自然很轻巧了,这说的是几个人那种。
而且就算是在东北,除非是上级有命令,否则的话很少几乎是没有人是奔着老虎去的。
东北苏号称大虫,就算拿着枪也不一定打的准,稍有不慎一爪子就能杀了你。
哪怕是打熊也都是趁着熊冬眠的时候打。
这个高度和勒痕的深度明显是奔着人去的,华国不是没有这样的陷阱和绳索套,但用的太少了。
反而是安南人,最喜欢在丛林里用这些了。
小个子调查员还特意指了指阳光,
“李处你看一下,如果是上午从这里走,阳光很照眼睛,对方很容易不会注意树上。”
“如果这时候失神的话,从树上甩下绳索套在脑袋上,是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的。”
他琢磨了一下,虽然我们和安南没有开战,和北安南的关系还很是复杂。
可作为桂省的人以前可没少和安南人打交道,而且私下里民间也是没少动了手。
这些手段都是安南人最喜欢用的,而且致死率非常高,咱们这边的陷阱多为束缚警戒用。
说句可能大家不爱听的,在丛林里尤其是在这些陷阱上,安南人玩的比咱们好。
调查员在四周转了转,终于在另一棵树的勒痕附近现了猫腻。
“李处,这里是竹编的碎渣痕迹。”
李四麟也上去仔细看了看,具体怎么做的他是真不知道,只是知道经过制作后,这竹子能接近麻绳一样柔顺,但还具有麻绳所不具备的韧性。
“安南那边有这么做的,我们那里也有,但一般都不会用,成本太高了。”
调查员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神里有着仇恨,
“李处,如果是一般绳索,身手好的人也许能及时抽出匕,割断绳索,可是竹绳索匕短时间之内割不断,没等你割断了,人也勒死了。”
看来这十有八九就是安南人,到底是南还是北呢?
现在看起来那两名苏馆间谍十有八九是活不了了,那这就很明显,对方大概率是丑国人,联合了南安南挑拨离间。
如果是安南或者是暹罗的人,尤其是一些蟹教出来的,这也能说明为什么东哥他们在进入后会失神了。
之前就说过,东南那几个国家是有些邪门而且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