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万古废材 > 第36章 未寂之火抉择之岔(第1页)

第36章 未寂之火抉择之岔(第1页)

“肃正之锋”的暂时退却,并未给“初光之域”带来真正的安宁,反而留下了一种更深沉、更粘稠的压抑。他们如同在猛兽注视下侥幸存活的猎物,虽然利爪暂时收回,但那冰冷的凝视感却始终萦绕不散,提醒着他们生存的每一刻都建立在对方未定的评判之上。被列入“观察名单(特殊)”,意味着他们不再是需要立刻清除的“异常”,但也绝非被接纳的“自己人”,其命运依旧悬于一线。

“秩序之心”在释放了那撼动“净尘协议”逻辑的原始代码后,其辉光明显黯淡,如同经历了一场大病,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莉亚娜-秩序之心复合体的状态更加沉寂,与外界的交互几乎降至冰点,艾妲团队的多次尝试性沟通都只得到极其微弱、近乎本能的秩序反馈,仿佛那个曾经作为桥梁的个体意识已彻底沉入本源的海洋深处。维持“微型秩序领域”和基地基本运行的能量变得捉襟见肘,“望曦”基地内部不得不实行更严格的能源配给,部分非核心区域甚至陷入了周期性的黑暗与寒冷之中。

然而,生存的压力迫使着文明的火种必须向前。在伊芙琳的授意下,艾妲团队将主要精力从风险极高的深层“星语”网络破译,转向了对已获得技术的消化、吸收与适应性改造。他们利用“秩序之心”恢复期间散逸出的、相对温和稳定的能量流,结合“星语”数据库中的基础蓝图,成功地在“静滞港湾”表面建立起了数座小型的、“土法上马”的秩序能量收集与转化塔。这些粗糙的设施效率低下,却如同久旱后的甘霖,勉强缓解了基地的能源危机,让“传承者”号的生态循环得以维持最低限度的扩张,新的藻类培养舱和真菌农场开始提供微薄但可持续的食物补充。

与此同时,雷恩领导的防卫与侦察力量也并未因强敌暂退而松懈。他重组了残存的舰船,以机动性最强的“暗影之拥”号为核心,辅以几艘经过强化隐匿系统的护卫艇,组建了数支“远哨小队”。这些小队依托“微型秩序领域”的边缘,如同触角般小心翼翼地向外延伸,执行着双重任务:一是监控“肃正之锋”可能留下的监视节点或再次出现的迹象;二是在不暴露“初光之域”具体坐标的前提下,有限度地探索周边星域,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资源点、废弃的“摇篮”设施线索,或是…其他幸存者的踪迹。

正是这第二项任务,在不久后带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现。

一支由“暗影之拥”号亲自带领的远哨小队,在距离“初光之域”约两百光年外的一片异常复杂的引力透镜区边缘,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模式独特的空间通讯残波。这段残波并非“织网者噬则者”的混沌噪音,也非“摇篮”体系的秩序编码,更非已知的任何联盟文明信号。它使用的是一种古老、简洁、却蕴含着顽强求生意志的加密方式,其能量签名带着明显的、非自然形成的衰变特征,仿佛源自一个科技树走向不同方向、且在漫长岁月中独立展的文明!

信号内容经过艰难的破译,还原出的信息碎片让所有知情者心跳加:

“…第七哨站…失守…‘噬光者’(推测为‘噬则者’某一特定变种或当地称谓)攻势…无法抵挡…”

“…执行‘星火散落’协议…各舰队按预定航向…突围…”

“…若后来者得闻…我等乃‘未寂之火’…文明余烬尚存…”

“…警告…警惕‘苍白静默’(未知威胁)…其域不可涉足…”

“…愿意志…长存…”

信号到此中断,且再未重复。

“未寂之火”!

除了秩序联盟,除了他们这些侥幸逃出生天的“星火”,在这片广袤而危险的宇宙中,竟然还存在着其他同样在“织网者噬则者”威胁下挣扎求存的文明火种!而且,从信号内容判断,他们同样遭受了重创,正处于分散逃亡的状态!

这个消息如同在密闭的房间里投入了一颗震撼弹,在“初光之域”的最高决策层中引了剧烈的震动与争论。

“找到他们!必须找到他们!”一些较为激进的成员,尤其是来自原“火种”舰队、对漂泊与孤独有着切肤之痛的人们,情绪激动地主张,“联合起来!多个文明的力量汇聚一处,我们生存下去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我们可以共享知识,互补资源,共同对抗威胁!”

“风险太大了!”保守派,主要以雷恩和部分经历过背叛与渗透惨痛教训的军事将领为代表,则持坚决反对态度,“我们对这个‘未寂之火’一无所知!他们的科技水平、社会结构、道德准则?他们口中的‘噬光者’和‘苍白静默’又是什么?这信号会不会是一个陷阱?‘织网者’极其擅长伪装和欺骗!贸然接触,很可能将我们这最后的栖身之所也暴露在未知的危险之下!”

“但这也是一个机会,”艾妲从科研角度提出了看法,“不同的文明往往沿着不同的科技树展。‘未寂之火’可能拥有我们不具备的知识或技术,尤其是在对抗特定‘噬则者’变种方面。交流,或许能带来突破。”

伊芙琳沉默地听着双方的激烈辩论,目光落在星图上那个信号来源的大致方向。她的内心同样充满了矛盾与权衡。联合,意味着力量,也意味着风险;孤立,意味着安全,也意味着在未来的风暴中可能独木难支。莉亚娜沉睡,“秩序之心”虚弱,他们自身的根基远未稳固。

就在这时,负责监控莉亚娜-秩序之心复合体的团队,传来了一个微妙的、却可能影响天平走向的变化——在“未寂之火”信号被捕获并解析后的这段时间里,复合体那原本极其微弱的秩序反馈,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指向性的“倾向性”。并非明确的指令或信息,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认可”?对那信号中蕴含的、不屈的求生意志与秩序火种特性的某种共鸣?

这细微的变化,让伊芙琳下定了决心。

“我们不能因为恐惧而断绝所有可能性,但也不能因盲目而踏入陷阱。”她的声音在决策会议上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不会立刻进行大规模接触,也不会暴露‘初光之域’的坐标。”

她看向雷恩:“组建一支最精锐、最谨慎的接触小队,由‘暗影之拥’号搭载。任务不是建立正式外交,而是远距离观察、评估。尽可能收集关于‘未寂之火’残存力量的实力、状态、行为模式的信息,以及他们提到的‘噬光者’和‘苍白静默’的情报。除非绝对安全且有巨大价值,否则严禁直接互动。”

她又看向艾妲:“继续尝试与莉亚娜-秩序之心建立更深层次的沟通,我们需要理解它那‘倾向性’背后的含义。同时,加快对已获得‘摇篮’技术的消化,尤其是防御和隐匿方面。我们需要更强的自保能力,才能在未来可能的合作中掌握主动。”

最终方案,是谨慎的探索,而非激进的联合。

“暗影之拥”号再次悄无声息地滑入深空,肩负着为文明火种探寻“同类”与“前路”的双重使命。而“初光之域”内部,则在希望与警惕交织的复杂心态中,继续着艰难的恢复与建设。

未寂之火已现踪迹,抉择之岔立于眼前。是走向孤独而安全的缓慢消亡,还是迈向联合却危险的未知未来?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秩序残火最终的命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