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也怕那夜长梦多,便叫醒了听南,大清早的带了个没梳妆的大美人颠颠跑路。
那听南倒是无问,只是跟着这陆寅一路傻傻的胡吃海喝而来,两个人倒是一个不亦快哉。
那陆寅得了甜头,每到一地,且先找了酒楼客栈,安顿了听南。便火急火燎的寻了城中柜坊所在,不过一夜,便能赢的一个百贯的大钱入手。
一大清早,便有拉了那听南快乐地跑路。
如此,也是个穿州过县,大杀了四方。一边跑路,一边挣钱。
说这陆寅周润上身了?运气就那么好?这逢赌必赢的?
你也不看那赵公明元帅的符咒且是谁给的?灵不灵的,且看那怡和道长所拜的扶将是谁?
话说回来,这偏财来的容易,终究也不是什么好事。
话说两人转眼便到得太原城下。
这北宋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倒也有不少,且不只那东京汴梁一个。
这太原且也是东西货物交接之地,兵家必争之要冲。
又是与那辽、夏国相交之重镇。又搭上和平时期,三国干戈寥落之时。那边贸往来也是个热火朝天。
饶是将个边境重镇,弄出一个熙熙攘攘,行商如水,坐贾如林。
城市中的柜坊也不似那军州郡县,偷偷摸摸的,挨到掌灯时分才开。饶是明火执仗通宵达旦也,且是行色人等声如鼎沸,赌局花样琳琅满目。
咦?怎会如此?
北宋赌钱不犯法的?
怎么不犯法?我国历朝历代对设柜坊赌博都是要严惩的。
单说在宋,那也是“斩”的罪过。
《宋史。太宗纪》有载:“淳化二年闰二月己丑,诏京城蒲博者,开封府捕之,犯者斩”。
《宋会要辑稿·刑法志》上说:“开柜坊者,并其同罪”。
又《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有记:“己丑,诏:‘京城无赖辈蒱博,开柜坊,屠牛马驴狗以食,销铸铜钱为器用杂物。令开封府戒坊市,谨捕之。’”
这其中所言之“柜坊”者便是后来的赌场的前身。
由此可见,在宋的法律,无论设赌、参赌,无论从,但凡被抓住都是要掉脑袋的!
但是!凡事就怕这但是。
北宋是个异然。
为什么?
不为什么,皇帝带头赌,有本事你去砍他?
于是乎,这“禁赌”的效果可想而知。
以至于这柜坊自仁宗,便是个全国的开花,弄的各个城市都有。而且每个城市还不止一家。一城柜坊上百也不是个罕见。
我们的大文豪苏轼,在任定州知州之时,同样深感于当地柜坊的危害。
言:“城中有开柜坊人百余户,明出牌牓,召军民赌博。”
如是说,这赌博犯法,怎的还有如此多人去做?
有利可图呗,还为是什么?
这第一个好处便是偏财来的快。
开柜坊,不管来人输赢,左右都是个赚钱。赢的能收些个讨喜钱,输钱的,也能借贷出去,也能得些个高利。
这稳赚不赔的买卖,且是比那行商坐贾得来钱财容易些个。
这二么,这看着就明显,抓住就是个死罪的违法行为。也是有一个“抓”的前提。如果没被抓到那就是个无事。若真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这法律麽,倒是连一张废纸都不如。
而且,偏财来的快,其间必有强人控之。
这帮人,或为民间泼皮豪强,或为司署衙门于此敛财。
更甚者,这禁军将官也在内有的利钱分。
寻常人,即便是赢了钱去也是一个拿不走。咦?我赢的钱,强要了又会怎样?
不怎样,钱少了你就再来堵,钱多了?那就简单了,直接拿命来!
那位问了,怎会如此?
不好说,不过,又怎会不如此?
宋朝官员太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冗官。也就是有官没职,不干活的太多。一张大饼平摊下来,官家的那点工资看似不少,到他们手里,也就是点芝麻盐。况且,就这点芝麻盐,也会被上司给克扣了些。
没办法,为了生活只能用手里这点权利自负盈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