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
龟厌济尘跟了那韵坤到的相国寺外,却见寺后小街之上病患如麻,躺倒无数。
心下惊诧,也顾不得追了韵坤去。慌忙叫了正在封街的衙役,去宋邸唤那些个医者前来,并叫那丙乙先生来此坐镇。
咦?
这班开封府的衙役也是个惫懒,有空封街,却上报了太医院?
哈,此时,便是上报了太医院也是个枉然,你是开封府,不是朝廷。太医院也不会听你开封府的使唤。
那也得先报了上宪?让那太常寺处置?
人家大大小小都要过年,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没人搭理你。
说那太医院的主事真真的敢对此视而不见吗?
这倒是有些冤枉了他。
此时这人正在那宋邸门前苦苦劝说那门前吊唁正平先生的医者们施以援手。
然,这太医院的院判的苦苦哀求,似乎对那些医者不大管用。
一则,人家不吃你家的饭,便不受你管。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多人是替那医圣正平鸣不平,从太医局挂印辞官出来的。聚集于此也是带了些对朝廷的怨气。
二则,这些人只是来吊唁正平先生,病人自来,我免费看了。
尽管是自觉自愿自的,但是,也是大家约好的。
倒是不敢贸然离去犯了众怒。
于是乎,对这太医局的官也是你说你的,我忙我的,跟你说一句话都嫌费牙。
这本身就因正平先生的不公,而心生怨怼,那就只能是一个你姑妄说之,我一句也没听见。
诶?
不是还有太平惠民局吗?
怎也不见个动静来?
此事说起来也是个麻烦。
太医局原先医圣正平在位之时,太常寺倒是不敢打这太平惠民局的主意。
然,正平先生因那“真龙案”坐窜上海务之后,太常寺就借机将那惠民局从太医局收回。现下为太常寺的直管单位。
咦?
太常寺收回太平惠民局干嘛?
不干嘛,有利可图呗!
太平惠民局,下分分两所,一为医所,负责诊病。另一为熟药所。负责重要熬制。
医所无利,但是,这熟药却是个有大进项的。
怎的有个大进项?
这话说的。
草药也是钱!而且,这里面有政府采购的。有大钱出入便有得油水可捞。
采购,姑且不说它。每年你得有损耗报废吧?
如此,便能以好充次,熬制的损耗为由,换些个好草药出来。再出资弄个店铺,这就能卖钱。而且,都是政府原先采购的,便是个无本的买卖。
再者,太平惠民局也是个公家单位吧?朝廷也会按时划拨吧?也会有自己的银库吧?
拿这些钱出来,也能做些个借贷与别人用了,这样也能收到不少的利钱。然,这利钱麽,究竟回流入哪里,且是个不得而知。但是,绝对不会再入拿太平惠民局的账。
你去查?账上都一笔笔记得一个详细,不过就是没钱。只要有这笔账,你就是再查也没多大的事。顶天了,就是让你赶紧催收贷出去的款项。
咦?
他们真敢这样干?
哈,别说一个小小的太平惠民局,就连国库里的国帑他们都敢这样玩!要不然也不会让那皇帝震怒,说出“百年之积,仅存空薄”之言。
那倒都是些个贪官吗?
不,不,他们还算不上贪官,官员贪腐属于个人行为,和这些个人搭不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