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望那姑苏城头,心下又是个惴惴。心道:自到这姑苏城下,每每想起自家这义父便是心下不安。
想起课算他一卦,却也怕卦相不吉平添了烦恼。
心下想着,不过几日便可见到,倒是省了那起课算卦的功夫去。
然,此时,却又是个心下不安,却又不知因何而起。
心下想了义父的模样,这一别不过年余,却觉是恍若隔世也。
心道,入的城去,且要找个僻静之处,偷偷将那宋粲近况说与他。想了那义父听闻宋粲消息的模样,也算是美事一桩。
然却无颜见那宋易,亦不知宋博元之事如何对他言说。
这心下正在矛盾,回眼,却看那济行禅师亦是换了一身明黄的海清,斜搭了一个百宝袈裟。
见他抹了刚刚剃过的光头,倒是那青亮秃头放佛有些经不住这初冬的破晓。
龟厌见了他穿了法衣,像是已经净口,便是不与他言语,只是相望起手。
济行闭了口双手合十换礼,倒是一个两厢无话彼此默契。
听得远处有人喊了:
“请两位早!”
循声望去,便见亦是一身簇新,冠袍届全的朝阳、丹阳两位真人,站在帐篷前与他们躬身。
那和尚行了净口,且不敢与他们言语,只能双手合十的躬身。
龟厌也随了济行禅师躬身,刚想开口,却听得身后一身的喧嚣。
瞥眼,却看到那王禄在忙着捆绑了一个大大的包裹,且是累的一个满头大汗,口中却是个骂骂咧咧。
龟厌也是个奇怪。心道,这老头又作的什么妖?这入城却不是搬家,这老货倒是弄那么多的行李作甚?你绑就绑吧,怎的还骂骂咧咧?
便回头叫了那孙伯亮过去帮忙。
孙伯亮心实,一路小跑过去叫了声“丈丈”便手拉脚踩的帮了他捆绑那包裹。王禄连声道:
“小道长不可,此物啊咋,不可污了手去!”
孙伯亮倒是不拘,道了声:
“无碍”
便手脚麻利,将那包裹捆扎起来。
却见那王禄一屁股坐在地上,且是一个捶胸顿足,裹了袍袖抹泪。
龟厌看罢又是一个奇怪,心道:怎的?这帮忙还帮出个错处来?
想罢便过去,道:
“倒是何物?”那王禄见龟厌前来,且是如同见了亲人一般,哭腔道:
“原本听我帅喜这医书古籍善本,便搜罗些个牍简,我那主家倒是也有些个收藏……”
说了,又哭包腔了吭咔了道:
“此番倒是拿来,本想趁此词机会献于正平先生。不成想,不成想……”
说着倒是一口气倒腾不过来,险些背过气去。
龟厌见了他这快要死的样子,赶紧自水壶中倒了水与他。
王禄喝罢,却是大哭道:
“平时便用桐油布包了放于此……却不知是哪个便溺于其上……让我怎的见我帅也!”
龟厌听他哭诉,倒是心下有些感叹。如此一大包自汝州一路背过来倒是难为这老头也。
想罢便伸手拉开包裹看那里面,见,确实有些竹简,木犊,古籍之类。
看罢也是个心下不忍,劝道:
“自是古籍,想我义父倒是不拘也,因此气坏了身子倒是不值。”
王禄听罢,便是焦急道:
“这怎使得,这怎使得。”
龟厌见他焦急,倒是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却听那孙伯亮道:
“若有酒,撒些个倒是能遮了味道。这尿溺定是上火的厉害,味道饶是个难闻。”
龟厌心道:你这货倒是聪明,若这古籍上喷了酒,怕是要伤了笔墨朱砂,届时,这书倒是没办法看了去。
却没等那龟厌多想,却见那王禄自怀里掏出了一捆蒜头,填在嘴里便是一个大嚼起来,又将那嚼碎的渣子吐在帕子上包好,放在那包裹之内。嘴里念叨道:
“权且遮些个味道……”
龟厌和孙伯朗看罢也是个呆呆,一时瞠目结舌两下相望了。
心道:哪里有如此遮味的,这大蒜味道辛辣难闻,拿了去遮这尿味?你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