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官家虽是文艺青年,却也是知道其中之利害。
遂,下诏:急令太医院派员平疫。
不过这诏书是下了,具体管不管用且得一个另说。
咦?还有人敢不听皇上的?
咦,不要说那话。哪能敢有人不听皇上的?
不过,此时这太医院,真真的是一个无员可派!
咦?怎么什么事让你一说咋就那么玄乎?
偌大个太医院,怎的就是一个无员可派?
这事吧,还是大殿上两个一起挠头的家伙共同做下的孽。
大观四年冬,宋正平配之时,这帮太医院的医官便是一个个挂印的挂印,辞官的辞官,基本上都走的差不多了。
没办法,失去了宋正平这个业界的精神领袖,人心也就散了,这太医院待不待的也就无所谓了。
再搭上,现在上来顶了职差的,那都是一个个想当官过官瘾的官迷瞪啊!
外行领导内行?这在技术行业乃大忌也!于是乎,这太医院的医官,但凡手里有点技术的基本上都得跑路。
怎的会如此?
咦?看你问的?
怎又不会如此?其他技术口我不知道。
中医?那可是在我们古代一个不可或缺的、高技术的工种!
而且,这个行业又不需要花钱置办什么大型设备,又不依赖医院经营。
赖好手里有点活的,随随便便找个下雨淋不着的房子,分分钟就能给你开个医馆出来。勤快点的,经营个草药生意什么的,也就能的一个安身立命!
技术好一点的,养活一家大小三五口子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实在不济,摇了虎玲走街串巷,也能挣得一个食宿皆有,三餐管饱!
人有这手艺,何必为了你给的那点薪水,平白被你一个啥都不懂的人拿捏了去?
而且,病人瞧病,且是不看你医院是官办的,还是私人的。那会的人只认医生。人不缺客户!
这“士虽怀道,贪以死禄”的事他们可不愿意干!
如此,那太医院别说派员出京,就是本院的十三科的医官都配不齐。
那些还在任的医官就真的不行麽?
你说的是为了那点俸禄才赖着不走的?
那帮哥们,嗨!
但凡是能贪图那点俸禄的,基本上也没什么本事,都是些个不通医理、不知病患居多。丢了工作,出门就会被饿死!
要不然,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不情不愿的,还赖在太医局混日子。
然,那姑苏现下何地?那就是一个死地啊!
我能捏了鼻子赖着不走,就是为了那点受气钱!谁不是一家老小要养活?
反正,我家里那叫一个“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幼子嗷嗷待哺”。老婆还是八成新的,实在是不舍得送人。
就你给的那点俸禄?你跟我说去玩命?你愿意你去,反正我是不去,大不了不要你给的这点窝囊费。
于是乎,这些个医官便是称病的称病,辞官的辞官。
剩下的几个走不动老几位也是推来推去。
讨论了半天,也终是一个无人可派。
见这帮人这德行让他们给散的,官家当时就在殿上拍桌子了,那叫一个龙颜大怒。
满殿的臣工倒是看得开,你怒你的,反正有“清君侧,皇权归正”的宰相在。天塌了有个高的顶。
于是乎,一个个搓手的搓手,盘串的盘串,相互看了努嘴使眼色,却无一人良策献上。
然,不过三日,又有报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