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二十年。
东辽故地入大周版图。
匈国虽说没有确定正式纳入半图。
其实已经任命了大量周人官吏,开始劝课农桑的工作。
吏员升官制度开始实施。
这极大的调动了吏员的热情。
以前的吏员,目不识丁,更多的像是混不吝的打手。
如今的吏员,只要读书识字,做出政绩。
一样能够升官。
这些个吏员要么成为当地官员。
要么北调。
很多南方官员,自然是不愿意远离故土。
可从县令调往为郡守,也算是升官。
他们也不得不去北方就职。
然而到了北方之后。
很多官员有些崩溃。
他们名义上是郡守,管理的地盘,可能是原本县令的十倍不止。
甚至有的是百倍。
但是查看一下人口。
有的州郡还不如当初县城。
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胡人。
甚至有的郡守,连周人都没有。
是几个说着蹩脚周话的胡人在接待他们。
这些个升官之后,带着妻儿家眷上任的郡守官员,一个个心如死灰。
很多人都想辞官。
然后被秦布衣一番恐吓。
这才老老实实上任。
先行进行户籍登记。
然后按照北方的情况,进行规划。
土地还是要划分的。
虽说很多牧民不在乎。
但是大周将劝课农桑作为官员业绩考核。
官员要达到耕地产出红线。
如果达不到,丢了官职是小,还可能受罚。
当然,如果干得好,是有养廉银拿,以及各种补贴的。
当官的生活,肯定更加优渥一些。
秦布衣没有像老朱那样小家子气。
毕竟需要官吏真正办实事。
萧倾凰和秦布衣一南一北。
从京都到燕京的火车,已经建造了三分之二。
水泥路基本上全线贯通。
两年时间。
到匈国王庭的水泥路也贯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