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将一些火油投掷到城头。
但是引起的杀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大战开始,城头铺了厚厚的干粉。
多是石灰石,天然滑石粉等等惰性材料。
而城楼上的楼阁,也是钢筋混凝土。
门是侧面内置式,还是铁门。
根本不用担心库房里被火油烧起来。
整个檀州城,其实就是水泥要塞。
但攻城的三国两军不知道。
还以为有大量的木质建筑。
火器方面的防护,为了严防殉爆。
更是做了各种防护。
在没有使用之前。
就是一排排密封的铁盒子。
用防火布盖上,周围以惰性灰土覆盖。
真有火油,也很容易扑灭。
如果无法扑灭。
能够确保内部火器不会引燃。
当然,这都是对方火油大规模投掷上来才会考虑的事情。
事实上。
联军四面进攻。
的确是有稀稀拉拉的火油被投掷上来。
但是那些投掷的器械,会立刻被海量的床弩淹没。
没了投掷器械。
靠着一些射多次都无法射上墙头的云梯,实在有些荒唐。
檀州城实在太高了。
所有工匠,都没有制作这么高登城云梯的经验。
想用垒土成台的原始攻城方法,也没那个时间。
就算有时间,也忌惮于大周的后期,不敢那么做。
如今的攻城,也只是没有办法中的一种尝试。
喊杀,惨叫,怒骂,大喊。
整个战场一片混乱。
城下的一些火油被引燃,一时间满眼大片。
而城楼之上。
除了探照灯的火油盆外。
基本没有存放火油和易燃物的存在。
唯一的易燃物,只怕就是箭矢了。
可箭矢都是铁皮封盒。
后世武器,弹药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