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随行的就有一千多人,还有大量的各种货物。
如果这种火车在大周大量修建。
耶律娜穆衍都无法相信,大辽如何和大周抗衡。
而到了长江北岸港口的时候。
耶律娜穆衍更觉得震撼。
这港口,人山人海。
完全修建成立港口大城。
要知道,这港口,仅仅是为了渡河而修建的轮渡港口。
但是这里已经打造成了货物集散中心。
大周还没有能力修建长江大桥。
所以只能用渡轮。
当然这种渡轮,大多都是木船。
不过,为了确保来往安全。
现在都是大船,而且是有救生小船保障那种。
往来船只多,也不担心翻船出事。
在二十年内,长江大桥基本上是不可能建造出来的。
主要沉箱技术和长钻孔技术,不是现在能够做到的。
要将桥墩打到水深百米之下的岩层。
桥基如果没有稳定好。
这桥建好了,也会被长江大水给冲垮。
而且,现在的水泥,还没达到最完美阶段。
很多建造用的电动器具也没有。
前世,第一座长江大桥是五七年建成的。
那时候是一五计划后期。
别看这个时期,国内在推动工业化。
实际上,自清末之后,民初,日据时期。
国内已经有不少现代建筑人才,以及留学回来的顶级科学家,建筑师了。
这个时代还有国外援助。
但是现在的大周,是一无所有,全靠自己摸索。
秦布衣拿出的各种工业书籍,可以有很大的帮助。
可很多书籍对于普通大周工匠来说,就是天书。
相当于钱老将他的手稿丢在你面前,告诉你,去搞核武。
这种跨越时代的科技展,还不是大周匠人立刻能够搞定的。
大周最顶级的一批工匠,主要都在搞火器研。
主要是战争逼迫,迫不得已。
后续的工业展,也是金属冶炼方面为重。
而建筑行业的展,其实也就最近时间越来越火。
各大世家开始进入建筑行业。
水泥业的展很是蓬勃迅。
而建筑也也不仅仅是水泥。
钢筋混凝土,水泥只能放在后面。
最重要的其实是前面的钢筋。
钢筋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
而现代混凝土建筑,又需要振捣处理,模板工程……
反正现在大周的很多钢筋混凝土工程,其实都不怎么合格。
使用寿命比较低。
真要是生大地震什么的,只怕一死死一大片。
这都是秦布衣很担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