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子女,
都患有同一种极其严重的基因病,
研究者将这种病命名为:
「汉尼拔症」。
“汉尼拔”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文学影视虚构人物,源自《沉默的羔羊》系列的反派角色“汉尼拔·莱克特”。
在虚构的故事中,汉尼拔·莱克特出生于1933年的立陶宛贵族家庭,二战期间,一名纳粹食人魔杀死他的妹妹米莎,强迫汉尼拔食用妹妹做的肉汤,从此为他埋下了食人倾向的种子。
成年后,汉尼拔凭借高的智商成为了顶尖的精神科医生,表面是优雅的绅士,私下却猎杀无礼或者道德败坏者,用精湛的厨艺烹饪人肉。
随着电影的广泛传播,再加上汉尼拔的英文“hanniba1”和食人族的英文“netiba1”非常相似,“汉尼拔”就渐渐成了“食人族”的代名词,以至于卡尔斯滕的研究者们将这种病命名为“汉尼拔症”。
所以直白的说,“汉尼拔症”也可以被称作“食人族症”。
这种怪病的具体表现是,患者对一切除了新鲜人肉以外的肉类过敏,且无法通过植物蛋白获取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这种病的患者注定不能合法获得新鲜人肉,在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患者从小就会患上严重的“营养不良性育缓慢症”,十岁的孩子可能只有五六岁的身高和智商。
患上这种病的人往往只有两种结局,要么因为杀人犯法而被处以极刑,要么在饥饿中死去。
因此,有的知情人把这个病视为“撒旦的诅咒”。
然而,在这种怪病的背后,却隐藏着某种人类进化的重要线索。
患上这种基因病的人,不会感染“朊病毒”,更不会患上由“朊病毒”导致的克雅氏病。
朊病毒是一种错误折叠的朊蛋白,要么源于基因突变,要么源于接触感染组织,比如食用疯牛病牛肉、食用人肉(尤其是大脑)、或者医源性移植。
感染朊病毒后,患者会出现肌肉震颤、运动失调、无故笑等症状,最终在6-12个月内死亡,致死率接近1oo%,这也就是所谓的“克雅氏病”。
而汉尼拔症的患者,天生对朊病毒有免疫力,不会患上克雅氏病。
曾几何时,埃尔哈特和卡尔斯滕曾经都争相对汉尼拔病做出研究,希望找到攻克“朊病毒”的办法,深入探索背后的科学原理。
为了救活患者,埃尔哈特走的是基因修复的路子,而卡尔斯滕则研出一种“合成人肉”,用人类的干细胞培育肉类,或者合成蛋白质来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营养。
可惜研究了十几年,两个医疗集团都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因为无利可图最终关停了相关项目,这些患者及其家庭最终落入了无路可投的悲惨境地。
就在他们最绝望的时候,有一个叫做“白洞”的人伸出了橄榄枝。
“白洞”把他们请到明尼城南郊,安排在这些房屋之中。
然后,
用一次大堵车、一个假警报,构建出盛大的“自助餐”。
有些家长和患者不愿意杀人,宁愿自戕也没有参与到其中,离开了这个“屠宰场”。
更多的家长和患者们走投无路,拿起屠刀宰杀同胞,不择手段也要在乱世活下去。
比起独立作案,几十户家庭聚集在一起合伙作案显然成功率更高,更加保险。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注定有更多的人被堵在这个高路的血栓里,然后在黑夜寻找避难所,成为这些“汉尼拔”们源源不断的食物来源。
。。。。。。
老夫妇只知道这么多,但透露出来的信息也足够让冷敬和奥利维亚感到彻骨的寒意。
原来这个地方不是一个黑店,
而是一整片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