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安踮脚学正步,予宁骑在李小军肩上欢呼。
当年苏窈怀孕时也爱看训练,说等孩子大了要教他们踢正步。
如今予安确实走得比某些新兵还标准。
林医生骑车经过时特意停下:“苏翻译前天要的药到了。”
小药箱最上层那瓶贴着宋霆野的名字,琥珀色药水是苏窈特意调的。
她总说这旧伤得用梧桐叶入药,其实分明是她喜欢那清香。
午休下棋时老爷子又赢李参谋。“声东击西!”
老爷子敲着棋子炫耀,那是当年宋霆野教他的战术。
予宁突然指着棋盘喊车,活脱脱像苏窈看棋时的着急样。
她总说宋霆野下棋太保守,不如她当翻译时胆大。
邮递员送来苏窈寄的包裹,除了药品还有图画书。
梧桐叶书签上的红星星是她特有的标记。当年在边境演习,她总用红笔在地图上标注意外现。
最后一页写着带糖三角回来,这姑娘又打算熬夜。
傍晚炒菜时油烟呛人,宋霆野教予安抖腕技巧。
苏窈刚学做饭时总糊锅,后来才练出好手艺。
张阿姨送来的韭菜饺子确实是宋霆野最爱,但只有苏窈包得出那个弯月形状。
露天电影放老片时,战士们腰板挺得笔直。
予宁看到一半就睡着,攥着糖三角的样子像极了苏窈怀他时贪睡的模样。
散场时运输机掠过星空,宋霆野扛起儿子小声说可能去送妈妈的物资。
其实他知道,那只是日常巡航。
睡前抹药时被予安撞见。
苏窈留下的药膏带着她常用的护手霜味。
小丫头踮脚吹气,和她妈妈一样觉得这样能止痛。
雨夜站岗的哨兵确实像白杨,但苏窈说他们更像她翻译的俄文诗里“永不弯曲的钢枪”。
周日服务社热闹非凡。
予安挑日记本时认真模样像极她妈妈选词典。
子弹壳星星是宋霆野用当年打靶的弹壳磨的,苏窈说比结婚时送的银项链还珍贵。
菜地里赵婶婶夸孩子们能干时,宋霆野忽然想起苏窈第一次来大院摘菜。
她穿着连衣裙踩进泥地,后来干脆赤脚帮忙。现在予宁兜里塞满黄瓜的样子,简直和她当年如出一辙。
领夏季军装时老王送来改良书包。
绣部队编号的主意是苏窈想的,她说这样孩子们永远知道爸爸属于哪里。
拉链头子弹壳碰着予安的新日记本,出清脆声响。
消防演练时予宁抱水枪不撒手。
这小子和他妈妈一样喜欢玩水,苏窈有次还带着孩子们在暴雨里踩水洼。
迷彩小帽上的夜光五角星,是她特意从军区文化站讨来的。
交谊舞会宋霆野被推上场,笨拙步伐惹得电话那头的苏窈笑。
她说下次回来要教正宗的华尔兹,而不是军营改良版。
其实她不知道,宋霆野只会跳这种整齐划一的步子。
夜深时看见各家灯火,李小军家吃西瓜的场景让宋霆野想起初次带苏窈来大院。
她当时紧张地问能不能当好军属,现在却是全院孩子最喜欢的苏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