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长摸摸她的头:“想到身后就是祖国和亲人,就不怕了。”
宋霆野和孟沅相视一笑。这样的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临睡前,予安非要学着电视里的样子许愿。她跪在窗前,对着满天繁星双手合十。
“我希望爸爸妈妈永远平安,希望所有解放军叔叔都健康,希望平安快快长大。。。”
大年初二清晨,孟沅一家刚吃完早饭,就听见楼下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透过窗户,看见一队穿着崭新军装的战士正列队走来。
“是慰问团来了!”宋霆野连忙整理着装,“快,予安,把昨天准备的红包拿上。”
楼下,李政委正带着军区文工团的演员们走进大院。
为的年轻女军官看见孟沅,立即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孟主任新年好!我们代表军区长来给军属拜年!”
予安好奇地打量着文工团姐姐们漂亮的演出服,一个小演员蹲下身,变魔术似的从手里变出一朵小红花:“送给你,小妹妹。”
活动室里,文工团的演出正在火热进行。
一位男高音歌唱家正在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浑厚的嗓音让在场所有人都情不自禁跟着哼唱。
“妈妈,那个姐姐跳舞真好看!”予安指着台上正在表演《红色娘子军》选段的舞蹈演员。
宋霆野把女儿举到肩上:“你妈妈年轻时跳得更好呢。”
孟沅红着脸轻拍丈夫:“别胡说。”但眼尖的予安已经现,妈妈的相册里确实有张穿着舞蹈服的老照片。
演出结束后,文工团的演员们邀请家属们一起做游戏。
有个叫“找亲人”的互动环节特别有趣——孩子们蒙上眼睛,通过摸手找到自己的父母。
轮到予安时,她的小手在好几双手上犹豫徘徊,最后却准确无误地抓住了孟沅的手:“这是妈妈!因为这里有个茧子,是握枪磨出来的!”
在场的军属们都红了眼眶。文工团团长感慨地说:“这就是我们军人的孩子啊!”
下午,孟沅带着文工团的几位演员去探望独居的老军属。
9o岁的张奶奶是烈士遗孀,一个人住在军区大院最老的那栋楼里。
“奶奶,我们来看您啦!”予安熟门熟路地跑在前面,平安叼着礼物跟在后面。
张奶奶颤巍巍地打开门,看见这么多人来拜年,激动得直抹眼泪。
文工团的小姑娘们立即忙活起来,有的扫地,有的贴春联,还有个学声乐的姑娘给老人唱起了《红梅赞》。
傍晚送别文工团时,团长突然宣布一个好消息:“经上级批准,我们决定在大院设立一个文艺辅导站,每周都会有专业老师来教孩子们唱歌跳舞!”
予安高兴地跳起来:“我要学跳舞!像妈妈年轻时那样!”
孟沅蹲下身,帮女儿整理被风吹乱的头:“那你要答应妈妈,不能半途而废。”
“我保证!”予安学着大人的样子伸出小拇指,“拉钩!”
晚上,孟沅一家受邀去李政委家吃饭。餐桌上,李政委兴致勃勃地讲起他年轻时在边防过年的故事。
“那时候条件艰苦啊,年夜饭就是罐头配压缩饼干。”老政委抿了口酒,“但是战士们自己编排节目,一样热热闹闹的。”
予安听得入迷,连最爱的红烧肉都忘了吃:“政委爷爷,您那时候想家吗?”
“想啊。”老政委摸摸她的头,“但是穿上这身军装,就要懂得什么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