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诗词一万首 > 第722章 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第2页)

第722章 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第2页)

-解析:“中坐”表明诗人身处庐山香炉峰的山腰位置,“瞰”为俯瞰。诗人坐在山腰向下俯瞰,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山涧如同彩虹一般。“俯伏视流星”则是说诗人俯下身去,仿佛能看到流星划过天际。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俯瞰的角度描绘出庐山香炉峰周围景色的奇幻与壮丽,山涧如蜿虹,流星似可触,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奇幻色彩和画面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6。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解析:“遐”表示远方,“怪极”指奇异到极致的景象。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意思是如果不来到这远方探寻庐山香炉峰这般奇异至极的景象,就不会知道自己的耳目会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此句总结前文对庐山香炉峰奇幻景色的描写,强调了庐山香炉峰景色的独特与震撼人心,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神奇景观的惊叹之情。

7。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解析:“长沙渚”指长沙附近的江中小洲。诗人站在庐山香炉峰上,极目远眺,看到夕阳缓缓落下,余晖洒在长沙的江渚之上。“曾阴”即层阴,指层层叠叠的阴云。随着太阳的落下,层层阴云在万里天空中弥漫而生。这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了诗歌的视野,由近及远,描绘出一幅宏大的日落云生图,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而又略带苍茫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浩瀚,为下文诗人情感的抒做铺垫。

8。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解析:“藉兰”意为以兰草为席,兰草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典雅。诗人以兰草为席,暗示自己内心的高洁志趣。“素多意”表明诗人向来就有诸多思绪情感。“临风”即迎着风,“默含情”描绘出诗人默默含情,在风中思绪万千的情景。这里诗人借景抒情,通过以兰为席、临风含情的举动,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对庐山美景的感慨,或许是对人生的思考,使情感表达更加委婉深沉。

9。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解析:“方”表示正要,“学松柏隐”是说诗人正要学习松柏,归隐山林。松柏四季常青,傲霜凌雪,常被视为隐士高洁品格的象征。“羞逐市井名”则表明诗人对追逐市井中的虚名感到羞愧。此句直接表明诗人的志向,他向往像松柏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与名利,归隐山林,保持内心的高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

1o。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解析:“幸”体现幸运之意,“承光诵末”指有幸能够在冠军建平王的华美诗篇之后附和。“伏思”表示内心暗自思考,“托后旌”则是希望能托身于建平王的旌旗之后,意味着诗人愿意追随建平王。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建平王诗作的赞赏,又委婉地传达出自己愿意在其麾下,追随他的风雅,展现了诗人在表达个人志向的同时,对建平王的尊崇与追随,使诗歌在结构上完整地回应了随王登山这一背景。

句译

1。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广成子喜爱那炼丹的神鼎,淮南王偏好于求仙的丹经。

2。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这座庐山香炉峰上有鸾鸟仙鹤,往来其间的都是仙风道骨的神灵。

3。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瑶草正开得光彩灿烂,玉树果然是葱茏青翠。

4。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绛红色的雾气向下萦绕在草木丛生之处,洁白的云朵向上飘浮在高远的天空。

5。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坐在山中能俯瞰到蜿蜒如带的彩虹,俯身向下仿佛能看到流星划过。

6。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不必去探寻那极远之处的怪异景观,到此已觉耳闻目见令人震惊。

7。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夕阳缓缓落在长沙的江渚之上,层层阴云在万里天空弥漫而生。

8。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以兰草为席本就思绪繁多,迎着清风默默伫立饱含深情。

9。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正打算学习松柏隐居山林,羞于去追逐那市井之间的虚名。

1o。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有幸能在您华美的诗篇后附和,内心想着愿追随您的旌旗之后。

全译

广成子钟情于炼丹的神鼎,淮南王热衷于求仙的丹经。

庐山香炉峰上栖息着鸾鸟与仙鹤,往来其间的尽是仙风道骨的神灵。

瑶草正绽放出绚烂夺目的光彩,玉树葱茏,翠绿欲滴。

绛红色的雾气,在山下的草木间萦绕;洁白的云朵,在高远的天空中飘浮。

坐在山腰俯瞰,能见到蜿蜒如彩虹般的山涧;俯身向下,仿佛能看见流星划过天际。

无需探寻那极远之地的奇异极致之景,到此所见所闻已令人大为震惊。

夕阳缓缓落在长沙的江渚上,层层阴云在万里长空弥漫开来。

以兰草为席,心中本就思绪万千,临风而立,默默伫立饱含深情。

我正打算效仿松柏隐居山林,羞于去追逐那市井间的虚名浮利。

有幸能在您华美的诗篇之后附和,内心期望能追随在您的旌旗之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