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老一少。
老者身穿洗得白的粗布麻衣,脚踏草鞋,面容清癯,眼神浑浊,仿佛一个普通的逃荒老农。
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眉清目秀,却紧抿着嘴唇,眼神中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和警惕,搀扶着老者。
两人风尘仆仆,看上去疲惫不堪,径直朝着姑苏城门走来。
在距离城门尚有百丈距离时,就被巡逻的靖难司士卒拦下。
“站住!干什么的?从哪里来?”
士卒警惕地打量着他们,如今是非常时期,任何陌生面孔都需严加盘查。
老者颤巍巍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士卒,又看了看高耸的姑苏城墙,沙哑着开口:“军爷……行行好,俺们爷孙从北边逃难来的,家乡遭了灾,活不下去了,听说姑苏城的陈城主是好人,能给条活路,俺们想来讨口饭吃……”
士卒皱眉,如今流民增多,但这一老一少看起来并无威胁,只是例行公事道:“可有路引身份文书?”
老者茫然地摇头:“没……没了,都在逃难路上丢光了……”
士卒正要继续盘问,那少年忽然抬起头,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倔强,他轻轻拉了拉老者的衣袖,低声道:“爷爷,我们不是有……”
老者猛地捏了一下少年的手,打断了他的话,继续对士卒赔笑:“军爷,俺们真是良民,啥也没有,就剩两条贱命了……”
士卒有些为难,按规矩这种来历不明的人是不能轻易放行的,但看这一老一少实在可怜,便道:“你们在此稍等,我去请示上官。”
就在这时,那少年似乎下定了决心,忽然从怀中摸出一件东西,递向士卒,声音虽低却清晰:“军爷,请您把这个,交给城主府一位叫蓝姑的姑姑,她……她或许认得此物。”
士卒一愣,低头看去,只见少年掌心躺着一枚小小的、已经有些磨损的木牌。
木牌之上,刻着一株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幼苗,正顽强地破开一块顽石,生长出来。
与陈九手中的玄铁令牌、文墟找到的金属板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归园标志!
士卒虽然不认得此物,但见这少年神色郑重,不似作伪,又提及城主府核心人物蓝姑,心知此事恐怕不简单,态度立刻更加谨慎起来。
“你们在此等候,不得离开!”
士卒接过木牌,叮嘱一句,立刻转身快步向城内跑去。
老者看着士卒远去的背影,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轻轻拍了拍少年的手背。
少年则紧张地望着姑苏城门,小手微微颤抖,却又努力挺直了脊梁。
城主府内,蓝姑正在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书,听到守卫禀报,尤其是看到那枚熟悉的木牌时,她猛地站起身,脸色骤变!
“人在哪里?快带我去!”
她甚至来不及向陈九禀报,立刻跟着守卫冲向城门。
当她看到城门外那一老一少时,目光瞬间锁定在那少年身上,尤其是他那双清澈却带着坚韧的眼睛。
蓝姑快步上前,没有先看那老者,而是对着少年,用一种极其特殊、带着某种韵律的暗语轻声问道:“园中苗圃,几何之数?”
少年身体微微一震,抬头看着蓝姑,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毫不犹豫地用同样特殊的韵律回答:“星火散落,不计其数,只待园丁归来,甘露普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