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没停下。
一天,两天,三天。
直到某次对抗演练中,沈逸一声令下:“压左侧草丛,三人集火。”
话音落下,三人同步前压,王哲佯攻吸引火力,张昊绕后封路,林悦远程控场,沈逸抓住对方输出位走空的瞬间切入,一套连招收割双杀。
训练结束,屏幕上跳出胜利提示。
没人欢呼,但气氛变了。
他们找回了某种东西。
不是依赖系统的精准与高效,而是一种更原始、更真实的默契。
---
小型线上赛报名通道开启那天,沈逸提交了战队Id。
对手是区域排名前二十的队伍,装备评分高出他们近两千分,且队内有两名职业试训选手。
比赛开始前,张昊还有些忐忑:“我们这样上去,会不会太冒险?”
“没有系统,不代表不能赢。”沈逸说,“我们打的是配合,不是数据。”
第一局地图是峡谷争夺战。敌方凭借装备优势强行开龙,沈逸没有硬拼,指挥全员撤退,转而控下边路两座外塔。
中期团战,张昊因反应不及被先手击杀,局势一度被动。
沈逸立刻改打防守阵型,利用地形卡视野,在河道埋伏。敌方追击过深,被王哲一记陷阱控住三人,林悦接上群体减,沈逸侧翼切入,精准点杀后排。
反打成功。
最后一波团战,对方输出位走位失误,脱离阵型两秒。沈逸抓住机会,一套技能连招打出满伤,配合团队完成收割。
基地水晶爆炸时,全场寂静。
直播间弹幕炸开。
“这打法……像十年前的老派风格。”
“没有预判插件,全靠预判意识。”
“他们根本不看小地图,全靠喊。”
赛后采访,主持人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明明装备落后,操作也不占优。”
沈逸坐在镜头前,语气平静:“因为我们知道彼此什么时候会出手。”
---
那天晚上,沈逸回到房间,窗外夜色沉沉。他打开终端,整理今天的训练记录。屏幕光映在脸上,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清醒。
林悦的投影浮现在桌边,轻声问:“接下来呢?”
他盯着空白的文档,沉默了几秒,说:“一步一步来。”
第二天清晨,他推开房门,脚边躺着一封纸质信。
信封朴素,灰白色,右下角印着一行小字:sg-o7。
没有寄件人,没有邮戳,像是被人亲手放在这里。
他弯腰捡起,拆开。里面只有一张薄纸,上面用黑色墨水写着一句话:
“游戏才刚刚开始第二幕。”
沈逸站在门口,低头看着那行字。晨光从走廊尽头照进来,落在信纸上,字迹清晰,毫无遮掩。
他抬起手,将信纸慢慢折成两半,握在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