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陈平那厮说了膛线要深浅一致、排列整齐,你做的这些能叫什么膛线?说是被虫啃的还差不多!”
朱元璋无语至极,没想到自己要求实现的三种技术,一种比一种表现差。
‘虫哪里啃得动铁啊,要是真的能啃得动!’
朱棣心里吐槽一句,只能解释道:
“父皇有所不知,为了切割出符合要求的膛线,枪管就得是采用强度极高的无缝钢,我们现在制造燧枪还只是用铁片焊接的,单单是原材料这关就过不了。”
“再来加工必须要足够精密,阴线、阳线的宽度、螺旋的幅度都必须精准控制!而想要做到这点,我们大明还得具备生产出对应机械的能力,否则用人力来切割,那基本上是不可能达标的。”
朱棣指着这些切割膛线的失败品,脸上的表情也是十分苦楚。
朱元璋闻言也同样打量着子弹和枪管沉默良久。
半晌之后,他这才叹了口气道:
“罢了罢了!”
雷汞、定装弹药和膛线,这三件事最后朱元璋还是选择了暂缓。
不是放弃,而是在朱棣的建议下徐徐图之。
先展上游产业,慢慢积累实力,随后再来搞定这三种技术。
纵然朱元璋再如何心急,也只能默默等待了。
技术积累这种事情,是需要时间的,谁也记不得。
大明江浙一带沿海。
天空突然风云变化,云层呈现暗黑、土黄两色,间歇性的狂风肆虐而来,海绵浪潮一层接着一层,海绵上的渔船摇摇晃晃,随时像是散架了一样。
“不好,起风了,快跑!”
海边的老渔民见此情形,顿时脸色大变。
不只是他,有经验的渔民在看见气象变化之后,压根顾及不了其他,有多快就跑多快,急切地想要远离海边。
而就在几个时辰之后,沿海地区狂风大作,海面巨浪起伏,一层层大浪的堆叠,将大量的海水倒灌向陆地!
仅仅是一夜的时间,浙江沿海地区,就已经是洪水肆虐,屋舍倒塌,庄稼全军覆没,牛羊牲畜和人的尸体漂浮在洪水之中,景象骇人,宛若人间炼狱!
应天府。
在收到苏州府、扬州府、松江府关于台风天灾海水倒灌的八百里急报后,朝廷之上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
“陛下,还请立刻拨款赈灾,否则灾情扩大,灾民无家可归,恐引起大乱!”
“可是此次灾情如此之大,三府之地都受到极其惨重的影响,朝廷如何有余力治理?”
“还请陛下定夺!”
文武百官们彼此争论,无法就是怎么救和如何救这点产生了分歧。
太子朱标满脸忧虑之色,而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也是脸色难看。
‘好不容易大明如今有了起色,有了新气象,却在此时遭遇如此大变!’
朱元璋心都在滴血,每一次天灾耗损的都是大明的国力,受苦受难的也都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难道人在老天爷降下的天灾面前,就没有一丁点的办法吗?
“够了!李善长,咱即刻任命你为赈灾大臣,大明国库拨款百万白银,火救援三府之地,务必将灾情控制住,安置好灾民,切勿再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