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我的意思是,你可要保管好燧枪图纸,等到回去就让你召集工匠秘密开始研究此物!”
朱元璋咳嗽一声,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毕竟,他真把图纸要过来,八成也是看不明白。
如今在理工科这一块子,没有比朱棣更强的了!
“是,儿臣遵命!”
朱棣恭敬应道。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众人并没有多少意外。
如今的朱棣在理工科的造诣已经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不让他负责的话,真就没有人适合了。
……
应天府,一处秘密的工坊之中。
此地搭建着陈平此前传给朱棣的高炉,此外还有大量的工匠一同汇聚于此。
这些可都是应天府技艺最好的工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打铁匠。
“这个焊接技术和多层嵌套,你们听明白了吗?”
朱棣正在给这些工匠讲解制作枪管的步骤。
“听明白了,只是……”
为的一名铁匠乃是一名技艺非凡的铁匠大师,曾经锻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剑,也因此颇为得到朱棣的重视。
“只是什么?老先生但说无妨。”
朱棣客气地回答道。
“哎哟喂!老朽何德何能,能得到燕王殿下如此客气相待?当真是折煞老朽了。”
这名铁匠大师如今年岁已高,在铁匠之中也颇有一些威望,甚至当年还有一段从军的经历,为军中的武器生产和保养出个力,是有军功在身的。
饶是如此,他还是对燕王朱棣的客气感到有几分无所适从。
“呵呵,老先生客气了,我的先生教导过我达者为先,老先生在锻铁这一行技艺无人能与之相比,此物的锻造正是需要老先生出力的时候,我又岂能轻视怠慢?”
朱棣呵呵一笑,语气温和,丝毫没有做作的解释一下。
这下不光是老铁匠,就是其他的铁匠也是颇为意外和感动。
他们作为匠人,过去社会地位也就那样,从来都是不得到他人重视的职位,根本入不了达官贵人们的法眼,也就朱棣愿意以礼相待了。
‘看来那个传言是真的了。’
老铁匠想起了之前一批匠人的传言,心中一下子也活络起来。
随着布厂和琉璃作坊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相关的匠人,如制造织布机的木匠,亦或是吹塑玻璃的工人,都得到许多奖赏。
更有传闻朝廷要对匠籍进行改革,不再有过去那么多的限制。
本来这名老铁匠还不怎么相信,毕竟这些信息都是捕风捉影,也没有看见什么真凭实据。
可如今看见朱棣对待他们这些匠人的态度,却又让老铁匠心思活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