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侦察气球被击落后的大古喜久藏也是大喊了几声八嘎,命令重机枪掩护侦察气球升空。
可惜忙活了一下午,三个侦察气球全部被击落。
眼看战斗时间马上就要开始,第五师团也被迫放弃了航空气球侦测方式,重炮只能依靠前沿阵地的指挥观察哨指挥。
下午一点,第五师团的炮兵开始对盖县阵地进行第一轮炮火打击,数十门重炮对着整个盖县阵地不间断轰击。
硝烟在阵地上弥漫,然而,东瀛军队也将炮兵暴露在了侦察机的视野内。
在第五师团炮兵轰击了半个小时后,得到第五师团炮兵阵地坐标的第一师也开始利用师属重炮团开始反制。
霎那间,东瀛两个炮兵阵地成为火海。
东瀛炮兵还是老习惯,将大量炮弹放置于大炮旁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迅装填炮弹,但是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非常容易引起殉爆。
所以第一师的师属重炮团一旦炮火覆盖某个鬼子炮兵阵地,就很容易引起殉爆,导致整个炮兵阵地被毁。
看着后方两个炮兵阵地被毁,大古喜久藏也意识到了不对劲,迅命令其余炮兵部队抓紧时间转移。
同时命令步兵起冲锋,在他看来,半个小时的炮击已经够了。
但是盖县阵地可是按照防舰炮的标准设立的,虽然第五师团动用了一百五十毫米的大炮,但是依旧没有对阵地造成重大伤害。
随着东瀛步兵起冲击,第一师观察哨迅吹响口哨,猫在防炮洞的士兵在听到哨声和渐渐停止的炮声后第一时间冲出防炮洞进入战壕。
上千名冲锋的东瀛士兵看着眼前有些沉寂的阵地,感觉到一股莫名的恐惧,彷佛有一张大口在等着他们进去。
四百米,对面阵地依然没有开枪,要么对面阵地全死光了,要么对面阵地都是精锐,在等待着自己进入最佳攻击范围。
队伍里的老兵都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他们看到对面阵地的一些碉堡都十分完好,也都下意识地猫下了身子,随时准备卧倒。
三百米,团长易安华下达了攻击命令,一时间枪声大作。
碉堡内的重机枪喷出一道道火舌,交叉火力形成密集弹网开始大量杀伤前线的炮兵。
正在冲锋的东瀛士兵迅卧倒,中队长谷上川作为一名参加过与沙俄战斗的老兵,那种金属风暴的恐惧感再次涌上心头。
虽然不时有炮弹落入国防军阵地内,但是坚固的碉堡依然在持续地释放着怒火。
指挥冲锋的大队长组织了数次冲锋,可是都被打了回来。
下午四点,战斗结束,一千多名鬼子只回去不到四百名,气得大古喜久藏差点让那名大队长剖腹自尽。
可是国防军对于侦察气球的压制使得第五师团在炮兵对决中吃尽了苦头,除了射程较远的大口径火炮外,其余火炮阵地都或多或少地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眼看着一天都没有攻下前面的阵地,再听着那名大队长的汇报,大古喜久藏只能让自己的参谋长去请求海军的战术支援了。
同时,向国内请求购买防空武器的电报也被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