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灰心,好东西不怕没人识。我们不如这样,先拿出一部分药品,让医院去免费试用,附上详详细细的检验报告和研究成果。而且,你的眼光别只盯着京市,全国这么大,总有地方能看见咱们的光。”
她能体谅医院的犹豫,但对自己的药信心十足,时间会证明一切,即便不是今天,明日也必有名声在外。
京市若无门,便转战四方,总有人慧眼如炬。
用药的人多了,药效如何,自有人评说。
江琳对自己的研成果信心满满,所有的药品已登记在案,配套的论文也整装待,只待一朝表,商机便会纷至沓来。
眼下最紧迫的,是加新药的研,布好产业大局,这些药物就会成为他们研究所的金蛋。
况且,药妆链的成功铺设已经让前路曙光初现,国际舞台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布局已悄然铺开,海外合作者已启程运送橙光研的产品。
回购数据节节攀升,昭示着一条上升的轨迹。
美中不足,产品在国外还得借他人之名。
要让“橙光”在海外光热,还需一番苦功,但她深信,那一天指日可待。
“还是老板高见!”男子眼前一亮,拍了下脑门,自己竟拘泥于京市那几所医院,差点错失更广阔的天地。
多亏了老板这一提醒,才没一头栽进死胡同。
研究所内,创新和奋斗的气息浓郁,每个人都为公司的未来添砖加瓦。
江琳坚信,团队一心,勇往直前,橙光研究所定能攀登新的高峰。
……
打理完了研究所的事,江琳片刻不歇,直奔学校而去。
答应了校长给学生上课,就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不辜负每一个求知的心。
她的听众是未来的医生,她要教给他们真材实料。
回到了京大宿舍,她翻出那一箱箱搬运来的书,从中精心挑选了几本中医古籍,打算揭开那些古老智慧的神秘面纱。
消息不胫而走,江琳将要授课的消息在校园里炸开了锅,学生们满怀期待,议论纷纷。
当她踏入教室门槛,眼前的景象让她小吃一惊:座位无一空缺,后排放满了板凳,连走廊都站满了人,几位平日里严肃的专业课讲师,竟也夹杂其间。
他们是好奇宝宝,还是专程来围观她的尴尬?
毕竟,在众人眼中,江琳仅仅是高考的佼佼者,一位参与过救援、略懂医术的富家千金。
她的钱袋子撑起了学校实验室,也结出了科研果实,但这与站上讲台,成为传授者,似乎相去甚远。
更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校长步伐踏入的,还有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显然,这将成为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