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明辽国公 > 第541章 鞑靼瓦剌的困局(第2页)

第541章 鞑靼瓦剌的困局(第2页)

如此赫赫战功,声威远扬,早把鞑靼和瓦剌吓得胆寒。

他们见识过常孤雏军队的厉害,深知与之抗衡难有胜算。

即便如今常孤雏或许不在战场,但其留下的余威,依旧令鞑靼和瓦剌心有余悸,不敢轻易挑衅,行事多有忌惮。

如今辽东军虽未投身战场拼杀,可单就这么驻扎在那,对鞑靼和瓦剌而言,便如一座大山压顶,威慑力十足。

想那常孤雏当年何等威风,打下辽东,策应北伐,又连下高丽、灭了倭国,把鞑靼和瓦剌打得怕了。

虽说现今不知常孤雏动向,可辽东军传承了当年的精锐。

倘若常孤雏真的披挂上阵,领着辽东军参战,以鞑靼和瓦剌现今的状况,哪有能耐抵挡。

辽东军兵强马壮,训练有素,再加上常孤雏的谋略,鞑靼和瓦剌必然难以招架,恐怕瞬间便会土崩瓦解。

若要择一交战,鞑靼和瓦剌宁可与秦王、晋王及燕王对阵,也不愿碰那辽东军。

且说鞑靼和瓦剌的一众高层,纷纷聚在一处,商议着如何破解眼前这困局。

如今与秦王、晋王、燕王的战事持续不断,可长此以往,绝非长远之计。

这场仗打着打着,已然成了消耗战。

大明国力雄厚,背后有辽东这般的粮仓输送粮草,武器装备又精良,而鞑靼和瓦剌本就物资匮乏,哪能耗得过。

鞑靼的一位领皱着眉头道:“咱这般与他们死磕,兵将越打越少,粮草也愈短缺,再这么下去,必是死路一条。”

瓦剌的一位将领也附和道:“不错,那辽东军虽未参战,可就像悬在咱头顶的利刃,咱还得防着他们突然杀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却一时想不出个良策。

有人提议:“要不咱暂且休战,派使者去与大明议和,先缓一缓这战事,也好让咱喘口气,积攒些实力。”

但立刻有人反驳:“议和?大明如今占尽优势,岂会轻易答应?搞不好还以为咱示弱,趁机加紧攻势。”

又有人道:“咱可联合周边部落,扩充兵力,再寻机与明军决战。”

可这法子也有弊端,周边部落人心不齐,联合起来谈何容易,且即便兵力增加,武器装备的差距也难以弥补。

鞑靼和瓦剌的高层们绞尽脑汁,却始终难以抉择。

这困局如同一团乱麻,紧紧缠住他们,不知如何解开,若不能尽快想出破局之法,恐怕在这消耗战中,只能一步步走向败亡。

众人正为破局之策愁眉不展时,忽有一人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诸位,依我之见,咱不妨向西域扩张。那西域之地,诸多国家实力并非特别强盛,以咱鞑靼、瓦剌的兵力,若全力西进,未必不能拿下。”

此人目光炯炯,接着说道:“一旦拿下西域,咱便有了战略纵深。往后与大明周旋,也多了几分底气。现今与大明死磕,只是白白损耗。而在西域,咱能休养生息,扩充实力。”

另一人听了,微微点头,接口道:“不错,待在这与大明打消耗战,咱绝无胜算。若能在西域站稳脚跟,进可攻,退可守。日后大明朝局若有变故,咱再杀回来,也并非全无可能。”

但也有人面露担忧之色,说道:“西进之路,困难重重。且不说路途遥远,补给艰难,那西域各国虽不强,可若联合起来抵御,咱也不好对付。”

提议之人却不以为然,说道:“咱可先分化西域各国,各个击破。只要能占得几处要地,建立据点,慢慢扩充势力,便可成事。况且,如今与大明对峙,已然陷入绝境,此计虽险,却也值得一试。”

众人听了,皆陷入沉思。

这向西域扩张之策,虽充满变数与风险,但在当前困境下,似乎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若能成功,鞑靼和瓦剌或许能摆脱眼前的困局,重新获得与大明抗衡的资本,只是这一路必将艰难万分,成败实难预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