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一刻,地狱,被点燃了。
先是被剧烈压缩在弹头前方的氮气分子。
在无法想象的高温和压力下,氮原子核失去了外围电子的屏蔽,彼此以恐怖的度和频率碰撞。
通常情况下,氮核的聚变需要极端苛刻的条件,远高于氢核聚变。
但此刻,宏炮炮弹创造的瞬态环境,恰好满足了这“不可能”的条件。
氮核聚变生了。
两个氮-14原子核在狂暴的动能下克服库仑斥力,融合成一个不稳定的中间核,随后迅衰变,释放出高能质子、阿尔法粒子和巨大的能量。
这能量进一步加热周围的气体,将更多的氮原子核推入聚变的熔炉。
这仅仅是链式反应的第一个火花。
被释放出的高能质子如同微观的炮弹,以近光轰击着路径上的一切——更多的氮分子、氧分子,以及大气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微量气体。
氧核聚变也被引了。
氧原子核的融合释放出更狂暴的能量和更复杂的高能粒子流。
同时,被激出的中子流,如同最致命的催化剂,开始轰击一切稳定的原子核,诱各种罕见的、在自然恒星内部才可能生的碳循环聚变,和快中子捕获过程。
链式反应以难以想象的度蔓延。
从弹头前方的一个点,迅扩展为一个巨大的、不断膨胀的等离子球体。
这个球体,并非简单的火球,而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失控的大气层核聚变反应堆!
光芒——不再是普通的光,而是由无数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的伽马射线、x射线、高能可见光子组成的、毁灭性的辐射洪流——率先抵达行星表面。
这光芒之强,甚至让一千万公里外的日蚀号的光学探测器阵列,自动激活了强光过滤模式。
而万里之外的ngc6o25d行星上,任何胆敢直视火球的生物,无一例外地都将被瞬间致盲。
光芒所过之处,点燃了一切地表物质。
白色的人造建筑表面,在亿度级别的辐射冲击下,不是熔化,而是直接升华——从固态瞬间转化为等离子态。
金属、复合材料、有机物质。。。。。。所有的一切,都在原子层面被瓦解,被电离,成为那不断膨胀的等离子火球的一部分。
大气在燃烧。
整个星球的天空,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变成了一片均匀、白炽、散着死亡气息的光之海洋。
光之海洋吞噬了云层,吞噬了飞行器,吞噬了低轨道空间站,吞噬了一切敢于暴露在其下的物体。
它如同神灵泼洒下的沸腾光液,无情地冲刷着这个行星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建造起来的一切。
而这,仅仅是炮弹本体撞击前的前奏。
一场由纯粹物理法则奏响的、覆盖全球的核聚变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