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压下想把滕王阁点了的念头,逐层探查、感应。
这阁子一、三、五是个明层,都设有漫步回廊;二、四、六为暗层。
第一层,门前八根红柱上挂了四副楹联,一进门,七尺高、一丈六宽的金丝楠木大板上雕刻了蔡京手书的《滕王阁序》。
第二层为藏书阁,里面是历来名家到此留下的诗文以及儒门经典和洪州历来举子的文章诗作。
第三层为宴客厅。
第四层为书画展示厅,赵佶为的书画大家的作品悬挂在四壁;大厅中央,有汉白王围栏通井,下可俯视第三层。
第五层,乃是滕王阁最佳的观景平台和歌舞宴客大厅。四下的漫步回廊,清风吹拂,在此眺望四周,只见赣水苍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章江晓渡,山水之美,尽收眼底。
第六层,东面和西面的重檐之间,都高悬着八尺高、两丈长的蓝地金字大匾,上面是赵佶御笔亲书的“滕王阁”三个字,瘦金体放在这里,显得柔弱了些。
由第一、二层高的高度算起,这第六层实为第九层,阁里大厅题匾赵佶亲手写的瘦金体“九重天”。大厅中央,有汉白王围栏通井,下可俯视第五层,其上方有一圆拱形藻井,寓含天圆地方之意。二十四组斗拱由大到小,由下至上,共十二层,按螺旋形排列。取意一年又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彩绘五彩装,沥粉贴金,金碧辉煌。这一螺旋式藻井,给人以动感,凝神仰视,仿佛在不断旋转,不断变化,又给人以时空无限之感,藻井中央,悬挂精雕细刻的“母子”宫灯,随气流变化,宫灯不停地微微转动。
这阁子果然是外表与李元婴所建相似,内里却已经千差万别,现在的这些东西不是李元婴一个藩王可以建造的,僭越之罪业已让他全家砍头。
范坦也不敢修建,估计是赵佶下令在内里如此搞的。。。难道他也想来此洪州巡游一次?
看来这滕王阁不是洪州官府所有,而是赵佶自己所有了!不知道洪州官府每年要给赵佶交多少租金。
第五层的大厅里,两三个管事在指挥着数十人在为宴客、歌舞做准备,俺察觉到这厅里的阴火煞气尤其厉害,已经浓郁到可以随时起火。。。这是因为俺起了点火的念头造成的影响?
因果玄妙,务必守心!对于慎独,儒释道均有自己的理解,儒门经典《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礼记·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俺对可能存在的养鱼人、养鸡鸭人或是天道又多了一些敬畏。
兜兜转转了一个时辰,俺跟前世一样,未能缘觉到李元婴或王勃的留存。
两世皆不是有缘人!
此时,俺远远看到一队车驾往这里来了,是今日的客人到了。
转眼就到了城墙之下,车上之人纷纷下车,那头冠和官府显然是洪州知府的,他走在前头,带领下车的官吏和士绅,颇有些谄媚的来到居中的华贵马车前,弯腰恭迎车上之人下车。
俺看着摆谱的那人下来了,呦呵,居然是李彦!
“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也叫注定三更死,绝不到五更!”俺看着李彦笑了。
这人已经不是俺在李师师家见过那样子了。他有些清瘦,面色玉白,双眉入鬓,一双黑瞳杏眼,眼中却已经没有了恭敬和温顺,全是桀骜不驯和嚣张跋扈;一身文士打扮,玄色宽袍大袖,不束腰带;头戴着玄色东坡巾;脚上大红鞋,手中拄着一根玄色杖子。。。俺神识卷过,这人衣服下面着了两层软甲,还有两面玄铁护心镜护住前后,束甲腰带是一柄缅钢软件;那根杖子里藏着一根细剑。
李彦的车驾护卫有五十几人,皆是在衣袍下面穿着甲胄,武器却都明露在外,还有几人背着神臂弩。
俺望炁术展开,呵呵,里面有五人头顶精气狼烟滚滚。这里面有没有先天高手?当然有,还是两个,因为李彦自己就已经是先天高手!看来这个太监颇有些运道。。。
另有一人是个熊罴一般的丈高壮汉。望炁术下,先天高手会在眉心偶尔有些微光闪现,不仔细查看或施展望炁术的人功力不够,就察觉不到。
“这厮不是随着朱勔的巨大太湖石回东京去了吗?怎么就到了这洪州来了?”俺打定主意要把李彦弄死在这滕王阁里,自然也而好奇他能主动送到俺手边。
“贵人替天巡视,站来到洪州,下官万分荣幸。今日借官家的楼阁接待官家的体己人,贵人就当到家了才是。”洪州知府点头哈腰笑着说道。
“哈哈,那我就算是到家了?那你们才是客人了。”李彦微微咧嘴一笑。
“哈哈,是是,我等才是客人。”洪州知府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