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先再次沉声下令,稳定住有些骚动的队伍:“3o2班,保持军姿!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动!”
他的声音带着强大的威严,瞬间让下意识有些松懈的学生们重新绷紧了身体。
这时,校长也赶到了。
李伟脸色凝重,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媒体的镜头,心中压力倍增。
张启明校长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先是对两位家长点了点头:“几位家长,你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请放心,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健康安全放在位。苏教官的训练方式,是经过……”
“张校长!”林父打断了张启明的话,他指着周围的媒体镜头和远处围观的学生,声音因激动:
“我们不是来听官方说辞的!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唯独我们的孩子要承受这种‘特殊待遇’?如果这是军训大纲的要求,我们认!但显然不是!”
张父也激动地补充道:“是啊!看看其他孩子都在哪里?在干燥的走廊里、在体育馆里!而我们的孩子呢?站在这里淋雨!站军姿!昨天还晕倒了那么多个!这公平吗?科学吗?”
他们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现场和网络。
镜头立刻给到了远处教学楼走廊里其他班级的学生特写。
那些学生脸上的庆幸、好奇,甚至是一丝茫然,与3o2班学生的疲惫坚毅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络上,关于“公平与否”的争论瞬间白热化。
家长说得对啊!凭什么就他们班特殊?
是啊,要练一起练,只练一个班算怎么回事?
可这是苏寒带的班啊,兵王带训,标准能一样吗?
兵王就能不按规矩来?就能搞特殊化折磨学生?
就在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苏寒时,一直沉默的苏寒,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仿佛带着金属的质感,瞬间压过了雨声和嘈杂的议论,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也通过麦克风传到了无数网友的耳中。
“两位家长,你们刚才说,他们还是孩子……”
苏寒的目光缓缓扫过林浩宇、张萌,以及全体3o2班的学生,然后重新看向两位家长,以及镜头。
然后苦涩一笑:“可我……也是孩子啊……”
一句,我也是开始啊……瞬间,让全场变得安静了下来。
安静到甚至能听到雨水砸在草地上的声音。
所有人在这一瞬间,看向苏寒那张,与学生们差不多稚嫩的脸庞上。
这时候,他们也才想起,苏寒虽然是教官,可他,也只是一个不到19岁的教官。
年纪,跟这群大一学生们是相仿的。
这一刻,他们脑海中,不由的浮现,苏寒这个十八九岁的孩子,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的种种!
入伍时,体质孱弱,是新兵连的吊车尾,被连长严厉呵斥和操练。
下连后,不要命的训练,身体素质火箭般飞涨,一举从吊车尾的孬兵晋升为全军兵王!
参加全军大比武,勇夺八个单兵科目冠军,综合演习对抗,名副其实的九冠王!
协助当地警方抓捕绑架匪徒,以一己之力,杀掉八个手持枪械等武器的匪徒,救下人质!
火锅店火灾,一次次冒险冲进火场救人等……
这不到的一年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所有人对军人的认知,以及刷新了苏寒那强大意志力和拼搏精神的可怕认知!
而回想起来,苏寒……也只是一个入伍刚刚十个月的士兵!
而不到这十个月里,他已经拿到两个三等功,一个二等功,两个一等功!
现在,更是被提名感动华夏十大人物!
哗啦啦的雨声、远处隐约的嘈杂、甚至两位家长急促的呼吸声,在这一刻都诡异地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骤然聚焦在苏寒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庞上。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不断滴落,迷彩帽檐下,那双眼睛深邃、坚定,却依旧无法完全掩盖住属于这个年纪的青涩痕迹。
直到此刻,所有人才像被点醒一般,猛地意识到——眼前这个气场强大如磐石、训练手段铁血如魔鬼、拥有无数传奇经历的“兵王”、“英雄”、“感动华夏候选人”……
他,仅仅不到十九岁。
一个本该和他们一样,坐在大学课堂里,享受着青春与迷茫的年纪。
林浩宇的父亲愣住了,他张着嘴,原本准备好的所有质问和不满,瞬间被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看着苏寒,又看看自己身边同样十八岁的儿子,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猛地攫住了他。
张萌的母亲下意识地松开了紧抓着女儿的手,眼中的心疼和愤怒渐渐被一种愕然和……更深的触动所取代。
她忽然想起自己女儿在家时的一点小感冒都会让她焦急万分,而眼前这个少年,他过去十个月所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