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吃过晚饭后,林璃小睡了一会儿,就又前往清大。
昨天林老三那一脸惆怅的样子,让她知道了交换生的资格不好拿。
搭上331路公交车。
公交车在海淀黄庄站停下时,林璃差点被涌上来的学生挤回去。
她攥紧手里的帆布包,包角磨出的毛边勾住了旁边姑娘的的确良衬衫。
“对不起,对不住。”
她连声道歉,看见姑娘胸前别着的校徽“清大”。
姑娘抿嘴笑了笑:“没关系!”
林璃看着她那甜美的笑容,也笑了起来。
“姑娘,我向你打听一下,清大的陈景明教授在哪里办公呢?”
“陈教授在西主楼办公。”
姑娘指着车窗外掠过的灰砖建筑群。
“您在五道口下车,往南走三百米就是。”
林璃急忙道谢。
五道口的路口竖着个铁皮邮筒,绿漆斑驳处露出铁锈。
林璃跟着几个背帆布包的学生往南走,路边的白杨树刚抽出新叶,阳光透过叶隙在红砖墙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有两个穿军绿上衣的年轻人蹲在墙根下,手里举着“家教”的纸牌,看见林璃经过,抬头问。
“阿姨要给孩子补英语吗?”
她摇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西主楼前的月季花丛刚浇过水,泥土的腥气混着洗衣粉味飘过来。
林璃站在传达室门口,被个戴红袖章的老头拦住。
“同志,你找谁?”
“我找陈教授,我是林璃,林老三是我的儿子。我想跟陈教授聊聊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
老头眯着眼看了她半天,才点了点头,拿起桌子旁边的电话筒给陈教授打了过去。
不一会儿,放下了话筒。
看着林璃的表情也和蔼了几分。
“陈教授在三楼3o7。”
“谢谢!”
林璃顺着他的指引,朝楼学楼走去。
整个教堂楼的楼梯是水磨石的,林璃扶着斑驳的红漆栏杆往上走,听见二楼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earenetese”的调子带着浓重的京腔。
走廊墙上挂着“向科学进军”的标语,毛笔字写得遒劲有力,落款是1978年。
3o7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出算盘珠子的脆响。
林璃敲了敲门,正坐在办公桌前面,写写画画的陈教授,看到林璃,脸上立马扬起了笑容。
“林大夫,好久不见。”
“陈教授好。”
林璃也带着笑容走了过去。
“你这是为林老三交换生资格来的?”
陈教授看着她,眼神闪了闪。
林璃点了点头,把港大的入学通知书递了过去。
陈教授接过入学通知书看了看,起身拿着印着“劳动模范”四个字的搪瓷杯给她倒了一杯热水。
林璃看见他桌上还摊着本《港澳经济概论》,书脊上贴着“内部资料”的标签。
林璃喝了口热水,笑着说,“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老三是不是有那交换生资格去港城啊?”
陈教授笑了笑:“林老三这孩子不错,成绩好,又肯钻研,是有这个资格的。不过呀,这交换生不是说有资格就能去,还有些流程要走。”
林璃心里一喜:“那都要走啥流程啊?您跟我说说,我好让老三准备。”
陈教授从抽屉里抽出份文件,油印的字迹有些模糊。
“你看,先得他自己写申请,然后系里推荐,还要经过学校审核,最后报教育部批。这一层层下来,可得费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