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龙家传【1】 > 第13章 独赏星空(第2页)

第13章 独赏星空(第2页)

他毫不犹豫地一头扎了进去!谷中荆棘丛生,怪石嶙峋,浓雾如同实质般缠绕,能见度极低。但他毫不在意,抽出随身携带的短刀,一路披荆斩棘,粗犷的呼喊声在山谷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天少爷!云小姐!听到回答我!”他一边呼喊,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任何可能留下踪迹的蛛丝马迹。

时间在焦灼的寻找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森林里、河流边、山谷中……手电的光柱交错扫射,呼喊声渐渐带上了疲惫与失望的沙哑。众人寻找了许久,许久,久到月亮都已悄然爬升至中天,清辉洒满大地,却仍然捕捉不到那对兄妹的半分踪影。一种无力感在搜寻者心中蔓延。

而与此同时,在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只有龙天知晓的隐秘山路上,两道身影正以惊人的度移动着!他们的度绝非寻常散步,而是如同百米冲刺般全力疾驰!龙天拉着龙巧云,在崎岖的山路上灵活地腾挪跳跃,避开突出的岩石和盘虬的树根。

山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吹拂起他们的丝和衣袂。他们连续穿过数条极易混淆视线的岔道,每一步都精准无误,没有丝毫犹豫。最终,在一处被巨大藤蔓和嶙峋怪石巧妙遮蔽的山坳入口前,龙天猛地停下了脚步。

“到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喘息,但更多的是抵达目的地的笃定。

龙巧云被他拉着,一路疾奔,此刻也微微喘息着。她抬起眼眸,看向龙天带她抵达的这片天地,清亮的瞳孔瞬间被眼前的景象点亮,微微睁大,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惊讶与纯粹的欣喜。

“这里……好美!”她轻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轻颤,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微张的嘴唇,呆呆地望着前方,“我之前……居然从未现过这个地方!”

龙天看着妹妹惊喜的模样,脸上的线条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嘴角噙着一丝浅淡的笑意。“这不过是我常来读书的清静角落罢了。”他的语气平静,仿佛这仙境般的所在只是一处寻常的书斋。

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草地如同巨大的碧色绒毯,在月光下静静铺展。草地四周,是高大而古老的树木,枝叶繁茂,虬枝盘曲,如同最忠诚的卫士,将这片小小的天地温柔地环抱其中,隔绝了外界的纷扰。草地上,点缀着无数不知名的野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散出清雅的芬芳。月光如水银泻地,为每一片草叶、每一片花瓣都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银辉。

天色已彻底沉入深邃的墨蓝。仿佛是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一颗,两颗,三颗……无数颗星辰次第点亮了漆黑的天幕,如同无数颗璀璨的钻石被精心镶嵌在无垠的黑色天鹅绒上。

不多时,整个夜空已是繁星璀璨,银河横亘,壮丽得令人窒息。与此同时,草丛间,树影下,点点柔和的、黄绿色的光芒也开始轻盈地闪烁、飞舞起来。是萤火虫!它们如同坠入凡尘的星子,提着小小的灯笼,在花丛间、在草叶上、在兄妹俩的身边穿梭起舞,编织着流动的光网。星光与萤光交相辉映,天地间仿佛流动着梦幻的光河。

“哇!”龙巧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雀跃,像个小女孩般欢快地轻呼一声,追逐着那些闪烁的精灵跑去。她的裙裾拂过沾满夜露的青草,出细微的窸窣声,惊起几只正在休憩的萤火虫,引得光点一阵纷飞。龙天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追随着月光下那个轻盈跳跃的身影,眼神深邃而温柔,如同注视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此处,正是杜鹃花的隐秘王国。漫山遍野,如火如荼,在星月的光辉下呈现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紫红色调。花开得泼辣而茂盛,层层叠叠,如同铺向天际的锦缎。成群的萤火虫在夜空中悠然游弋,它们的光点时而幽微如叹息,时而明亮如初绽的星芒。那如梦似幻的光影交织,将这片山谷渲染得如同遗世独立的童话仙境,隔绝了尘世的一切喧嚣与烦忧。

戌时三刻的夜露悄然凝在龙巧云柔嫩的鬓角,如同缀上了一颗晶莹的珍珠。就在此时,天权星那清冷的光辉恰好升到卧云峰顶那棵标志性的旗状古松的尖梢,仿佛为它加冕。十一岁的龙天将一盏古旧的桐油灯笼挂上老松虬劲的枝桠,暖黄的光晕温柔地晕开一小片。

他看着九岁的妹妹解下那件织锦镶边的斗篷,丁香色的马面裙摆如同流云般扫过千年冷杉裸露在外的巨大板根。裙裾拂过的微澜,惊醒了沉睡在冷杉树洞深处的一只星鸦。它不满地“嘎”了一声,振翅飞出,翅尖似乎还沾着几点未散的萤光,如同衔走了几颗碎星。

“是井宿的钺星。”龙巧云仰起秀美的脖颈,清澈的目光投向深邃的苍穹。在她仰头的瞬间,肩头那件缠枝莲纹的云肩悄然滑落,露出了内里中衣上以极细密针法暗绣的二十八星宿图。

她纤细的指尖划过那愈清晰、仿佛流淌着液态白银的璀璨星河,声音清冷如玉珠落盘。“北斗的杓柄,正要将潭中那轮破碎的月影,稳稳舀进天玑星的银碗里呢。”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属于观测者的严谨,“三年前我们在此处记录下的岁差变化,与《历象考成》后编所载,分毫不差。”

四只格外明亮的萤火虫,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唤醒,从冷杉树干凝结的、包裹着远古小虫的琥珀中轻盈飞出。它们尾部的幽光,映照着龙天靛青色长衫上用同色丝线暗绣的星斗纹路,仿佛为他披上了一件流动的星图。

其中最大、最亮的那一只,悠悠然停落在他腰间悬挂的一把黄杨木算盘上——那是去年兄妹俩为山下佃户重新丈量、理清纠缠多年的田亩时,佃农们感激涕零,凑了整整三百二十枚康熙通宝,请最好的老木匠精心打制的谢礼。

此刻,那古朴的算珠,仿佛还残留着珠算口诀的余温。银河的清辉仿佛在这一刻突然涨潮,变得更加明亮纯净,如同流淌的天河之水,将龙巧云腕间那对以十二时辰为刻度的羊脂白玉镯浸染得晶莹剔透,仿佛玉髓中封印着流动的星光。

“哥哥快看,天船过河了!”龙巧云突然拽动龙天的袖口,声音里带着现宝藏般的兴奋。只见英仙座方向,代表“陵墓”的大陵五骤然迸出刺骨的寒光,瞬间刺破了薄薄的云层!

紧接着,英仙座流星群如同天神的银梭,沿着亘古不变的黄道轨迹,开始倾泻而下!无数道银芒划破深沉的夜幕,带着燃烧的尾迹,向着大地坠落。当它们坠入山谷深处那方寒潭时,激起的不是水花,而是细碎跳跃的、如同鬼火般的幽蓝色磷光!

龙天展开随身携带的那卷钦天监颁行的《仪象考成》,泛黄的纸页在星光下沙沙作响。夹在书页间作为书签的一枚早已干枯的忍冬花标本,竟在此刻悄然散逸出一缕清冷悠远的幽香,与漫天坠落的星辉交织、融合,竟在两人周围酿成一层若有若无、带着凉意的银色雾气。

那些飞舞的萤火虫仿佛受到了某种感召,开始有规律地汇聚、排列,尾部的光芒明灭闪烁,竟在半空中勾勒出一个庞大而朦胧的浑天仪轮廓!赤道环、黄道环、子午环……结构清晰可辨,尾灯的光点模拟着天体在环间的运转轨迹。

龙巧云看得心驰神往,拔下髻间那支银簪,用簪尖蘸取旁边松针上凝结的冰凉夜露,俯身在旁边一块平坦光滑的玄武岩上,开始勾画《崇祯历书》中记载的某颗着名彗星那神秘莫测的轨迹。

就在她笔尖移动时,代表关隘的“天关星”骤然亮起,如同灯塔被点燃。道光六年他们曾在此处彻夜守候、亲眼见证的哈雷彗星拖着那标志性的、由冰晶尘埃构成的长尾划破夜空的景象,仿佛穿越时空,再次清晰地投射在妹妹那绣着出水芙蓉的立领之上,与簪尖的轨迹重叠。

“你看这簇星芒的分布,”龙天指着靠近贯索四附近一片略显朦胧的星团,“像不像顺治三年祖爷爷在观象台记录手札里描绘的那次日晕光斑?他说那日晕如金环套日,环内有数点极亮光斑,疑为幻日……”

龙巧云闻言,并未立刻回答,而是从腰间一个精巧的苏绣荷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本用锦缎包裹、边角磨损严重的古籍——正是顺治年间翻译刊印的《天步真原》。她轻轻翻开那脆弱的书页,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

泛黄的书页间,赫然夹着一张用蝇头小楷仔细标注的、墨迹古朴的星图。她将星图与夜空中那簇星芒细细对照,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就在这时,天穹之上的流星群仿佛受到了某种鼓舞,突然变得更加密集、更加耀眼!

数以千计的银梭疯狂倾泻,仿佛要以光为线,织就一匹覆盖苍穹的华丽锦缎。这极盛的光芒,将龙巧云眉间那点小小的、用朱砂绘制的花钿,映照得宛如一颗坠落的轩辕十四,红得惊心动魄。

龙天从怀中摸出一个巴掌大小、结构极其精密的黄铜仪器——那是康熙年间御制的黄道经纬仪。冰冷的钢制游标在漫天星辉的映照下,泛着幽邃的蓝光。他熟练地调整着刻度,测量着星辰的方位。

丑时的山露愈寒重,无声地浸透了龙天摊放在膝上的《衡斋算学》手抄本。而龙巧云,正用一支从广州十三行得来的西洋铅笔(石墨笔芯),在另一本《历学疑问补》的空白处,飞快地演算着复杂的岁差公式。

她的笔尖沙沙作响,如同春蚕食叶。那四只特别的萤火虫,此刻停在她自己用硬纸板、细铜丝和薄云母片制作的简易平仪(简平仪)上,尾灯的光芒透过云母片,恰好在地面的草叶上投映出乾隆三十九年曾出现过的、与今夜有几分相似的星象图案。

银河西流的水声(或许是山风穿过峡谷的呜咽)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兄妹俩几乎同时抬起头,望向北方——北斗七星的杓柄,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指向了山谷另一侧、一块半埋在土里的、形制古朴的青铜日晷。龙巧云记得清楚,那是她尚在襁褓中抓周时,曾紧紧抓住不放的“玩具”。

“这颗流星的亮度与轨迹,该被收录进《仪象志异》卷七的‘异星’条目。”龙天目光追随着一颗拖着格外悠长、亮度惊人的银色流星,看着它最终无声无息地坠入远处那方寒潭的中心。

奇异的是,水面被流星击破后浮起的几个气泡,在破裂的瞬间,竟仿佛折射、映照出了某种奇特的图像——那轮廓,竟与道光二十三年(未来)某次着名日食的预测图惊人地相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