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让雍正没料到的是,他召来的这几位大臣,心里其实都有着各自的盘算。
像是张廷玉和李卫这种身为汉人,又辅佐过康、雍两代帝王的,也早已算得上是老谋深算之辈。
他们心里其实都很清楚,若昭妃今日不能借此时机被赐抬旗,那六阿哥便永远失去了触碰储位的机会。
况且这昭妃身上流的,终究是他们汉人的血脉,即便是抬了旗,这血脉也是刻在骨头里的,是永远也改不了的。
所以,张廷玉他们今日来之前就已经商讨过来,必须支持到底——
若昭妃的六阿哥将来真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那这位身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帝王,
对他们这些汉臣、对天下汉人而言,又何尝不是百年难遇的转机?
想必到那时,汉人在朝中的处境、在这天下的分量,或许就能真正的加重几分了。
再加上昭妃如今也有这般功绩在手,抬旗本就是合情合理的,那他们自然也要全力赞同,
所以当下便也都开始大义凛然地进言,力主按雍正之意行事,这样既显皇恩,也合民心。
而在一旁静静观察着这一切的隆科多,其实心思也更加活络,
他早就察觉出眼前的帝王,怕是已有那卸磨杀驴之势。
虽说乌雅太后那边曾暗示过会为他周旋,可依他对这位新君的了解,多半也是枉然的——
说不定太后越是说和,反倒会让他这位“顾命大臣”死得更快。
不过到了他这把年纪,其实生死也早已看淡,只是佟家的后路他也不能不谋。
他若有一日真被雍正赐死,那佟家势力必定会大打折扣,甚至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万劫不复的下场。
更何况庆复那边早把这昭妃的底细透给了他,他其实心里也是倾向于支持抬旗的——
这或许也是佟家将来能倚仗的一丝转机。
况且那富察氏的孩子没了,这后宫短期内怕是也难有新的皇嗣降生,如此一来,这六阿哥便成了独一份的新生儿。
只是他心里想着后路,嘴上却一直不曾开口。
只因御座上那道时不时扫来的审视目光,像冰锥似的刺在他身上,让他分毫不敢妄动。
罢了,既有张廷玉这些个汉人出头,他便也乐得装聋作哑,只作不闻不问之态就是。
至于太后昨日暗中传信让他阻拦?那更是个笑话。
他与太后都已是风中残烛,还能为着谁?他现在自身难保之际,又哪有余力管旁人的事?
更何况,眼前张廷玉他们几个,一个个张口闭口都是礼法、功德,又句句占着大义。
他若真跳出来阻拦,那些被救过命的人,又岂会容得下佟家?
一边是大义昭然,一边是君心已决,他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逆势而为。
倒不如就做个聋哑人,半句不掺和。等养心殿的事了了,再寻个机会,让家里人悄悄去接触昭妃——
到时候只说这抬旗之事是佟家在暗中推动,既能卖个好,又没人能知晓今日殿上他的沉默。
这般盘算之后,隆科多就真的只是垂着眼帘,指尖在朝珠上轻轻摩挲,仿佛真成了个置身事外的看客。
喜欢任务:从安陵容开始请大家收藏:dududu任务:从安陵容开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