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爱、薛仁贵、席君买与裴行俭四人要封爵的消息,最终还是被勋二代们知晓。
他们一个个极其羡慕的看着四人,顿时觉得手里的秋露白都不香了。
程处弼放下手中的酒瓶,“玉哥儿,这回我们几个有没有机会封爵,哪怕是县男都可以。”
魏叔玉放下手中的羊排,认真思索片刻道:
“你们想封爵倒不是不可能,就看你们能不能吃苦?”
侯君集的耳朵动了下,他也想为庶子侯维谋划个爵位。
“魏贤侄,此话何解?”
魏叔玉语气少有的肃然,“朝廷以后对封爵,只会越来越严苛,现在就有非军功不能封爵的兆头。
看看武家大郎的爵位,拖了一年多才得以继承。以后能获得封爵的军功,除了北庭外,恐怕只有高句丽吧。”
侯君集若有所思的点着头,高句丽肯定要打,不过那应该是最后的机会。
刘仁愿不解问:“北庭战事已经完了,怎么可能继续封爵?”
魏叔玉笑着解释,“北庭地广人稀,大唐想将他纳入版图,必须派人来此地治理与镇守。
倘若能在北庭做出一番功绩,我想父皇定然不会吝啬一些爵位。”
“真的??”
刘仁愿、程处弼、唐善识、崔神基等人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他们都是庶出子弟,爵位自然没他们的份。
对他们而言,唯一出路就是能不能娶个大唐公主。倘若能被公主看上,他们一生的荣华富贵少不了。
但尚公主的风险挺大,万一遇见刁蛮任性的公主,头顶的颜色别提有多绿。
唐善识急切问:“玉哥儿,待在北庭真的会授爵?”
“自然有爵位,你们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此地的情况你们也看见,牧场的面积比漠北还要大。
叔玉回长安后会上书给父皇,对于愿意留在北庭的勋贵,授县男爵位实封五万亩草场。”
“什么!!”
众人心中更是卷起惊涛骇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程处弼咽下口水,“玉哥儿,你没有诓骗我们,真的会授爵封地?”
崔神基有些不以为然,“玉哥儿,条件听起来不错,但此地离大唐实在太遥远。倘若真待在北庭,只怕想回长安格外困难啊。”
魏叔玉赞同的点着头,“基基说得没错,想回长安的确有点困难。但为了你们的后代,叔玉觉得很值。”
刘仁愿连忙开口,“驸马爷,此话何解?”
“五万亩的草场,能饲养多少战马啊。有了钱财就可以让子嗣到长安,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程处弼似乎想到什么,“玉哥儿,真如你说的那样,那我们的子嗣能不能进长安学堂?”
“那有什么问题,不管你们送来多少个,长安学堂都会收。”
“哈哈哈。。。倘若那样的话,待在北庭似乎挺不赖嘛。”
魏叔玉拍拍程处弼的肩膀,“行了,这几天你们好好想想吧,等勒完石后,我准备与侯叔叔一同返京。”
。。。。。。
六月初六,是个六六大顺的好日子。
魏叔玉现他有些小瞧古代人。他原本以为勒石最少需要一个月,结果玄甲军里有高人,十天不到就全部弄好。
“魏贤侄,虽说粗糙点,也只能将就着用吧。等仁贵找到石匠,让他们在好好的雕琢一番。”
魏叔玉无所谓的耸耸肩,暂时走个过场而已,只要能被史书记载下来就行。
“侯叔叔,开始吧!”
随着魏叔玉一声令下,狂野上响起雄浑的鼓声。
众人一脸狂热的看着巨石碑,只见上面刻着一行金色大字:
“凡日月所照,皆为唐土!!”
侯君集深深吸一口气,看向魏叔玉的眼里满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