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眼神顿时就亮了。他正愁没借口让边疆将领,将子嗣送到长安当‘人质’。
混小子办学堂,刚好让他有了借口。
“侯爱卿真出了个好主意呐,你的提议朕采纳了。”
翌日。
看着程处默和尉迟宝琳,魏叔玉哭笑不得。两个家伙比他还要大七八岁,真亏两个混不吝想得出来。
“两位伯伯没搞错吧,处默哥与宝琳哥,他们两个都有官身呐,还用得着去进学??”
程咬金忙不迭开口,“用得着,用得着!贤侄能让房家那小子成虎将,足以见得调教人的手段非凡。”
魏叔玉嘴角抽搐不停。
神尼玛的调教手段,真以为他是脚盆鸡啊。
尉迟恭来了一句,“魏贤侄,陛下已经答应了,你不会想抗旨吧??”
“额…”
见程处默与尉迟宝琳满脸的不情愿,魏叔玉还是想替他俩争取一下。
“还是换人吧,我给两位叔伯每人5个名额。”
“不换不换,就他们俩。”
魏叔玉还能说什么,只得答应下来。
程咬金乐得直拍他的肩膀:“好贤侄,我就知道你不会拒绝。处默要是不听话,你往死里打,千万别客气。”
尉迟恭也塞给他一根马鞭:“这是老夫特制的,抽人特别疼。宝琳要是不学好,就用这个抽。”
尉迟宝琳满脸幽怨。还是他亲爹嘛,居然连抽人的鞭子都准备好了。
看着两位老将军殷切的目光,魏叔玉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些征战沙场的老将,最希望的不是儿子继续厮杀,而是学会如何建设与治理。
好让大唐江山永固!!
。。。。。。
新年一过,时间便来到贞观十四年。
春风吹过长安,四个坊的搬迁工作迅开展。
由于魏叔玉钱撒得多,四坊里的百姓们,一个个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驸马爷也太有钱了吧,同意搬迁后不仅分房子,还按人头每人补偿一贯贞观通宝。”
“谁说不是呐,不过听说奴仆们只补偿五十文。”
“能补偿五十文也不错,毕竟他们的身份是奴仆。”
“快去挑房子吧,听说早点搬还有钱拿。”
“啧啧啧…魏驸马简直是散财童子呐。”
…
搬迁工作完成后,魏叔玉亲自设计监工,学堂以惊人的度拔地而起。
开学那日,李世民亲自题写匾额——“长安学堂”。
魏叔玉站在大门前,望着下面黑压压的学生:有皇孙李象,有勋贵子弟,有将领之后,还有少数通过比试脱颖而出的寒门学子。
“诸位。”魏叔玉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广场。
“你们在这里所学,将来要用于治理万里疆土,造福千万百姓。
记住:学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品格之地。
我希望你们将来不仅是能臣干吏,更是心怀天下之人。”
人群最后方,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两个大龄学生挤在一起。
“处默,你说咱们这么大年纪了,还和这些小娃娃一起读书,丢人不?”尉迟宝琳嘀咕道。
程处默看着讲台上神采飞扬的魏叔玉,轻声道:
“爹说了,魏驸马是妖孽般的人物,能跟他学点是点的。
再说将来治理地方,总不能全靠拳头吧?”
尉迟宝琳点点头,忽然又问:
“你说,魏驸马比咱们还小七八岁,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程处默望着魏叔玉的身影,若有所思:“有些人啊,天生就是来做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