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 第83章 热销民族大融合(第2页)

第83章 热销民族大融合(第2页)

高兴的是玉哥儿弄出来的东西,果然无比的厉害。它们迅被漠北接受,无形中增强了唐文化的向心力。

头疼的是王府内帑,刚因采购大量过冬物资和书籍而缩水。

印坊可不是说开就开的,投入巨大。

李佑迅做出决定,“自开印坊暂且不急,先让王朝年前赶紧运批年货过来。

另外传令下去,鼓励草原上的牧民定居。凡在定居点内修建永久房屋者,燕王府给予一定的羊票补贴。”

李佑敏锐地意识到,年画这类东西的流行,必须建立在定居生活的基础上。

推广牧民们定居,不仅能更好地控制草原,也能更快的将牧民们融合进大唐文化。

等他们接受大唐文化,中原王朝将永远控制住漠北,更不会遭受漠北的伤害。

腊月二十三,小年。

燕城第一所学堂正式落成。虽然天气寒冷,但学堂内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许多牧民和士卒带着孩子,从百里之外赶来,就为亲眼看看不要钱就能读书的学堂。

学堂的大门上,赫然贴着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张士贵四位“门神”的年画。

在漠北苍茫的天空与雪地映衬下,那鲜艳色彩和威猛形象格外醒目,仿佛正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希望。

李佑站在学堂门口,看着那些衣衫各异、面色黝黑却眼神热切的孩童。

再看着他们父母脸上混杂着期盼、敬畏与喜悦的神情,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想起魏叔玉信中的话:

“…教化之道,始于蒙昧。文字之利,甚于刀兵。让胡汉孩童同室而学,同习唐文唐语,久而久之,何分彼此?此乃千年大计,望佑弟勉力为之…”

“玉哥儿你在长安轻描淡写,却给我出了个好大的难题,也是指了条明路啊…”

李佑低声自语,随即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脸上露出坚定的笑容,大步走向那群未来的漠北唐人。

玉哥儿实在是深谋远虑呐,他不仅在肉体上清除胡杂,更在经济与文化上融合汉人与胡女生下的孩童。

他相信等这批人成长起来,草原上再也没有突厥、薛延陀、契丹、靺鞨等胡杂。

到时候广袤无垠的漠北,将永远属于中原王朝!

寒风依旧凛冽,但燕城内却充满前所未有的热闹与生机。

年画、学堂、逐渐增多的定居点…这一切如同星星之火,正在广袤的漠北草原上悄然蔓延。

魏叔玉和李佑都未能完全预料,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潜移默化重塑着漠北土地的未来。

而远在长安的魏叔玉,收到李佑描述漠北情形的回信时,他笑得格外的畅快。

提笔写下新的建议:“…可试印带有简单汉字和图画的年历,教民计时而作…”。

等他回完信,又有些头疼的将王宝召过来。

“驸马爷,您找我??”王宝的语气显得格外的谦卑。

对他而言,魏叔玉完全是他的恩人。

古代将人分为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最低贱。他们生出来的子嗣要么经商,要么为奴。

想当官的话,简直难如登天。

然而魏叔玉却为他们的子嗣,谋来两张官身。

虽说是边疆的小官,但怎么说身份上也是一步登天。

“王朝的驼队还没有到燕城??”

“回驸马爷,这回商队去燕城,并不在计划内。很多东西准备时很匆忙,耽搁了些时间。”

魏叔玉淡淡的点下头,“让你一直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