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3章 阜新市太平区(第1页)

第3章 阜新市太平区(第1页)

太平区,地处阜新市区东南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8′55″,北纬42°oo′4o″。全区东西长11。3o公里,南北宽4。95公里,总面积94。79平方公里。西、北与海州区相邻,南起孙家湾南山,东、南与细河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接壤。这里是阜新这座煤电之城展的重要见证者,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一、历史沿革:岁月沉淀的记忆

太平区的展与煤田的开紧密相连,其历史可追溯至2o世纪初。1919年(民国8年),日本东洋拓殖会社勾结中国原京汉铁路局长丁世源申办孙家湾矿区合办阜源公司,此后,太平地区逐渐展起来。1927年(民国16年),东北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为推动民族工业展,建立东北矿务局,在孙家湾地区开启煤矿开采。到1928年(民国17年),煤炭年产量达13万吨。

1931年(民国2o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1933年(民国22年)4月,阜新沦为日本殖民统治。为大规模掠夺阜新煤矿资源,日本侵略者在塌拉庙(高德地区)设高德调整班。1935年(民国24年)修建新义铁路(新立屯至义县)。1936年(民国25年)1o月,将八道壕炭矿电厂至孙家湾的输电线路相连,建立孙家湾变电所,阜新煤矿开始用电。1939年(民国28年)满炭阜新电所建成,同年,日本侵略者将高德调整班改为高德采炭所。随着煤炭资源被掠夺,矿工和居住人口增加,太平区逐渐形成,孙家湾地区成为当时市区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194o年(民国29年)1月1日,日伪当局从阜新县境内划出部分区域置阜新市。1945年(民国34年)8月2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中旬,中共辽西地委派干部、军队接收阜新,组建阜新工委,同时成立阜新市政府。同年1o月,在太平地区设置太平区、新兴区、红叶区3个区政府。但11月间,国民党占领黑山、北镇,阜新地委按指示主动撤离城市,太平地区3个区政府党政组织人员也随撤退。

1948年3月18日,阜新全境解放。同年4月18日阜新市政府成立,太平地区为阜新市第二区人民政府。5月,市委派刘振兴组建区委、区政府。1949年1月,阜新市撤销二区区委、区政府,改设3个街人民政府。8月,太平地区3个街人民政府分别和本街公安派出所合并为3个分驻所,行使区街一级政府职权。195o年1月,根据辽西省政府意见,市政府将3个分驻所改建成阜新市第二区公所。1952年1o月改建为中共阜新市第二区人民政府,驻地在孙家湾。1955年11月,改称阜新市孙家湾区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改称太平区人民委员会。198o年6月,改称太平区人民政府。2oo2年4月27日,阜新市细河区水泉镇划归太平区。

二、下辖乡镇与街道:各具特色的区域

(一)水泉镇

水泉镇位于太平区东南部,是一个充满乡村气息的地方。全镇总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展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等,是太平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水泉镇也积极展特色农业,如种植草莓、葡萄、蔬菜等。每逢收获季节,果园和蔬菜大棚里一片繁忙景象,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在工业方面,水泉镇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有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当地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此外,还有一些小型制造业企业。镇内交通便利,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方便农产品运输和工业产品输出。水泉镇的文化底蕴也较为深厚,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每年的庙会,人们聚集在一起,热闹非凡。庙会上有各种民间手工艺品、特色小吃,还会有戏曲表演等,传承着当地的文化传统。

(二)红树街道

红树街道是太平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商业氛围浓厚。街道内有繁华的商业街,各类商店、市、餐厅林立,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这里人口密集,生活设施完善,学校、医院、银行等一应俱全。红树街道还有多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科普讲座等,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街道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一些具有历史感的老建筑,见证着太平区的展变迁。

(三)高德街道

高德街道与煤炭产业有着深厚渊源。在过去,这里是重要的煤炭开采区域,随着煤炭产业的展而繁荣。如今,虽然煤炭开采规模有所变化,但相关的工业遗迹依然存在,成为街道独特的历史印记。街道内有一些与煤炭文化相关的展示场所,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煤炭开采的历史和工艺。高德街道也在积极转型展,展一些服务业和小型商业。同时,注重环境整治和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四)孙家湾街道

孙家湾街道同样有着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是太平区展较早的区域。这里有许多老矿工及其后代居住,传承着独特的矿工文化。街道内保留了一些过去矿工生活的建筑和场景,如矿工宿舍等,让人能感受到当年矿工们的生活状态。孙家湾街道在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园、休闲广场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同时,积极展商业和服务业,提升街道的经济活力。

三、历史人物:闪耀在岁月中的光芒

在太平区的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为煤炭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物。比如老一辈的矿工们,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的煤炭工业挥洒汗水。他们不畏艰辛,勇于奉献,有的甚至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煤矿。他们的勤劳和坚韧成为太平区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一些在地方建设中挥重要作用的领导干部,他们积极推动太平区的经济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进步。在太平区的转型展时期,他们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新兴产业项目,为太平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付出努力。此外,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有一些教师和文化工作者,致力于传播知识和传承地方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太平区人才。

四、必游景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一)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部分位于太平区)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是太平区乃至阜新市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的辉煌历史。如今,它已转型为国家矿山公园,成为工业遗产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公园内保留了大量的采矿设备和工业遗迹,如巨大的电镐、蒸汽机车等。游客可以登上观景台,俯瞰壮观的矿坑,感受其宏伟的规模。还能走进采矿现场,近距离接触这些工业遗迹,了解煤炭开采的历史和工艺。公园内的展览馆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全面展示了海州露天矿的展历程,让游客深刻体会到煤炭工业对国家展的重要贡献。

(二)塔子沟风景区

塔子沟风景区位于水泉镇,自然风光秀丽。这里山峦起伏,树木繁茂,空气清新,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景区内有清澈的溪流,沿着山间蜿蜒流淌。溪边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景色十分迷人。游客可以沿着山间步道漫步,欣赏自然风光,呼吸新鲜空气。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美景如画;冬天,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韵味。景区内还有一些历史遗迹和传说,为其增添了神秘的文化色彩。

(三)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坐落于太平区孙家湾街道新园街1号,占地面积56。97公顷。馆内建有抗暴青工遗骨馆(东馆)和死难矿工遗骨馆(西馆)。这里是日本侵华期间残酷迫害中国矿工的历史见证。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以及真实的遗骨展示,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矿工们的悲惨遭遇。来到这里,游客可以深刻感受到那段沉痛的历史,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纪念馆也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五、民俗风情:多元文化的交融

太平区居住着多个民族,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期间,汉族有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等习俗。人们会提前准备各种年货,打扫房屋,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年初一,人们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蒙古族则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他们会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在祭祀活动中,人们会献上祭品,进行庄重的仪式。

在婚丧嫁娶等习俗上,各民族也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汉族的婚礼通常较为热闹,有迎亲、拜堂、婚宴等环节。蒙古族的婚礼则充满了民族特色,有独特的服饰、歌舞和仪式。在丧葬方面,汉族一般遵循土葬的习俗,而蒙古族则有天葬、火葬等不同的方式。此外,太平区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庙会。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小吃,购买到民间手工艺品,欣赏到戏曲、杂技等表演,热闹非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