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刘、韩三家特为王爷备下多座宅邸,连夜打理妥当,只待王爷驾临即可安居。”
领言后,一位体态丰腴的老者从衣襟中取出一纸地契:“钱家得知王爷大军城外无宿营地,**献庄园一座,以供大军歇息。”
秦王闻此,心生欢喜。昨日还为部众安顿之事忧虑,今朝这些富贾便送来了宅第与庄园,难题瞬间化解。
“哈哈哈,诸位真是体贴入微。但本王身为秦王,怎敢收受百姓如此厚礼?”
“不妥不妥,还是请各位收回吧。”
见秦王推辞,孙家代表急忙劝道:“此乃我等自愿敬献大人,望大人念及我等一片真心,务必笑纳。”
“是啊大人,宅第已打通且打理整洁,即刻便能入住。”
其余三人及随行官员亦纷纷劝解,力促秦王接纳。
“大人,您此行匆忙,官府尚未筹备。既然诸位乡贤已备妥一切,大人不宜再辞。”
一旁的吴忠良亦劝道:“大人,此行仓促,确实难以周全,总不能让大人与老臣居于简陋军帐吧。”
“哈哈,既是百姓的美意,那本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再推辞倒显得做作,秦王示意韩风替自己接下数纸地契,身为高位者,自不会轻易与人亲近。
韩风接过地契后并未离去,摆手示意几位富贾先行退下,
随后对总督军马的郑威说道:“郑总督,大人至此,安全自有我等担当,还请郑总督先将城内兵马撤离,以便我等安排将士入驻。”
“这……”郑威迟疑,偷偷看了陆天逸一眼,这一幕恰巧被秦王尽收眼底,秦王目中闪过一丝寒意。
第六十四章被设计的吴忠良
不待陆天逸开口,韩风直言道:“我等奉旨护卫大人,有权接管城池防卫。”
见郑威仍站立不动,韩风态度强硬,陆天逸上前打圆场道:“既然这位将军身负皇命,郑总督不妨留下一支队伍维持府衙运转,其余兵马撤离便是。”
陆天逸既已表态,郑威也只得遵从,前去安排兵马撤离。
见郑威去撤军,韩风向秦王行礼道:“大人,待末将稍作部署,即可进城。”秦王点头,韩风随即下令:“雷云。”
雷云出列答道:“末将在。”
“你领一万兵马,接管城池防卫。”
“遵命。”
韩风继续下令:“程山(程林化名)领三千人镇守东门。”
“**(程海化名)领三千人镇守北门。”
两人齐声答道:“末将领命。”
随后韩风向永安侯行礼道:“末将兵力有限,南门有侯爷坐镇,末将只安排千人驻守。”
吴忠良笑道:“韩将军放心,南门有老臣在,定保无恙。”
接着韩风对秦王道:“大人,末将率余下三千将士驻守西门,锦衣卫及大人王府的守卫,末将就不另行调遣了。”
赵昊微笑着站起,轻拍张翔的肩头道:“有张将军在此,我心中甚感踏实。”
随后亲自下令:“齐王府卫,驻扎临时府邸,亲卫队自行安排。”
谈话间,视线转向王侍郎:“王侍郎大人。”王侍郎连忙从队列中走出,“新建的三大官府与皇家卫队营地,就有劳大人费心了。”
“下官遵命。”王侍郎态度恭敬,立刻派人着手准备官府事宜,新建的三大部门(财政、商贸、法务)迅有专人引导前往。
一切安排就绪后,王侍郎禀告:“王爷,下官已在凤鸣阁备下接风宴,若无其他事宜,咱们先入城再谈?”
“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应允道,“好,进城!”
凤鸣阁被整个包下,未能外出迎接的小官以及诸多本地名流、富绅巨富均已聚集。
众人等在凤鸣阁前,静候贵客莅临。待仪仗队到达,赵昊携陈夫人步出马车,众人连忙行礼。
“下官、草民等恭迎王爷,恭迎王妃。”
赵昊满面笑容地与众人交谈,众人让开一条路,周都督、王侍郎引领赵昊进入凤鸣阁。同桌之人除周都督外,皆是西州府司法机构的重要官员。
赵昊与陈夫人落座后,众人纷纷呈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赵昊笑容满面地示意陈护卫全部收下。
陈护卫作为赵昊的贴身侍卫,是皇家卫队的一名百户。
此刻,众人的献礼之举无意间让周都督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各地官员与富绅所赠,要么是名家书画,要么是珍稀古董、奇珍异宝,逐一展示,周都督的脸色愈严肃。
待众人献礼结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王侍郎当众询问:“周都督,我等已献上薄礼,不知周都督准备了何种珍贵之物?不妨展示一二,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王侍郎话音刚落,座下官员纷纷响应。
亲王就藩,地方官员献礼自古便是传统,但多为礼尚往来,不轻赠贵重之物,以示清廉。
此番众人出手阔绰,反令周都督自觉所备之礼黯然失色,但对方已出手,不可不回应。
“王爷,臣一向清廉,征战边疆多年,身无余财。”
说完,取出一剑盒,内藏一柄崭新长剑。
“老臣闲暇时喜欢打造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