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太子直言不讳,提议商税改革
王后听了太子的话,对国君的怒火稍减,转而责备太子:“你啊,被你爹欺负成这样都不懂得反抗。”
“身为储君,你连这点勇气都没有,日后怎能让群臣不敢欺压?”
见王后教训太子,一旁的四皇子也插话道:“就是啊大哥,你是储君,皇上又是咱爹,他能拿你怎样?你若现在要登基,老爷子肯定乐呵呵地让位。”
这话一出,国君怒斥:“孽子!”
王后和太子则齐声说:“你给我闭嘴!”
四皇子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言语。被他这一闹,众人也没了继续交谈的心情。
国君叹了口气,转身离去。看着丈夫日渐衰老的背影,王后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对太子说:“启儿,你要好好跟你爹学习,将来做个好皇帝,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他没钱啊。”四皇子又不合时宜地插了一句。
母后听后,再度轻叹,这位皇子真是令人费心。
“兄长,国库岁入有限,父皇亦是无计可施。”长子言道。
四皇子走近母后,向长子招了招手,随后说道:“你俩猜猜,今年咱们商号的税银是多少?”
母后摇了摇头,长子心中盘算一番道:“大约是三万两……”话音未落,他又望向四皇子高声重复:“三万两?”
四皇子抹去被长子溅在脸上的唾沫,不满地道:“大哥,你能否文雅些?”
此言一出,母后亦感惊愕。商号盈利八百万两,竟只缴纳不到三万两的税?她疑惑地问四皇子:“老三,应当不止三万两吧?”
四皇子颔道:“确切而言是三万两千两,因商号还需留存部分利润以备不时之需。”
得知确切数目,母后震惊得掩口。一旁的长子此刻怒不可遏:“老三,你赚那么多银两,怎就缴纳这点税?”
四皇子不乐意了:“大哥,你这话说得。朝廷有令,商税三十取一,我依法纳税,有何错处?”
长子见四皇子动怒,连忙解释道:“老三,我并非此意,只是觉得这商税着实过低。”
言谈间,李昱转身大步向外走去,边走边唤:“老四,你多陪母亲聊聊,我去父亲那儿禀报此事。”
望着李昱匆匆离去的身影,李熙向太后无奈地耸了耸肩。
“老四,这商税确实过低。”太后言道,李熙闻言点头应和:“确实偏低,先看看父亲如何处理吧。”
言罢,李熙与太后聊起了今年的趣谈。
李昱一路疾行至太和宫,见到李深,将商税之事详细禀报。李深听后亦感诧异,随即下令召见张峥、陆远、陈谟等六部尚书入宫。
有人问,为何未召赵轩与中书省大臣?
答:内阁成立后,中书省几近荒废,官员多被调往他处,仅余赵轩与周庸等几个虚职。
闻听李深所召之人名,李昱微皱眉头:“父亲,为何不召赵大人与周庸?此二人亦乃大才。”
李深闻言浅笑:“昱儿,你还是太年轻。内阁成立后,赵轩虽时常闲居家中,但那周庸没少给我们父子找麻烦,你敢说这背后没有赵轩的授意?”
“先让他们在家闲置一阵吧。”
不久,众臣齐聚太和宫,李深让李昱简述事情始末。只听“砰”的一声,王畅失态坐地,随即迅起身向李深行礼道:
“陛下,皇家商号盈利太过丰厚,是否考虑收归官有?”
“王畅,你大胆!难道想让朕的兄弟们围着你,问你是否供养他们吗?”李昱怒不可遏。
平日李昱皆以“我”或“咱们”自居,此番竟用上了“朕”。
“殿下,皇家商贸所获之利过于庞大,国库岁入不过千万,微臣实在为难。”李文悲叹道。
“哼,莫非李大人见他人获利,便欲夺其商号乎?”
“这成何规矩?李大人,你这是不顾朝廷颜面啊!”
此言一出,连陛下都感意外,心中暗喜:平日里温文尔雅的长子,竟也有如此雷霆之怒。
此刻的殿下仍在怒斥李文,众人皆噤若寒蝉。平日温和之人起怒来,实在令人难以承受!
终于,殿下怒意稍减,坐于一旁喘息。
这时,礼部大臣张德仁出列禀报:“皇上,皇家商贸不可收归国有,此乃宗室血脉的产业。”
“但盐铁为朝廷专管,这制盐售盐之务可否收回?”
陛下正欲言语,殿下再次拍案而起:
“你们难道不知皇家商贸售盐,乃先祖之意吗?竟敢违背祖训,你们有几个胆子?难道不知君言如金的道理?”
本想应允的陛下此刻却难以开口,重责之辞接连不断,户部侍郎同样跪在地上,与其余大臣一般颤抖不已。
“你等领着朝廷俸禄,却不知为朝廷、为先皇分忧,反倒只想着侵夺宗室血脉之利?”
“难道真要等到宗室血脉饿死的消息传来,你等才肯罢休?”
殿下言罢,不仅是户部侍郎,其余人也纷纷跪倒。众人皆震惊不已,殿下平日里温文尔雅,今日怎会言辞如此锋利?
其中缘由,又有谁知?
见气氛紧张,陛下轻咳一声,示意众人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