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几日,林武帝有意放纵,粮价飙升至每石一两银子,甚至有贵族参与其中。林渊看着手下送来的密报,冷笑,“还真有不怕死的。”
“将这名单送予老臣,问问他是自行处置,还是交由我办。”
“遵命。”手下领命而去,林渊继续享受着悠闲时光,心中暗想,欲擒故纵,先让他们嚣张几日。
正当林渊在家中欣赏歌舞,品尝侍女献上的青葡萄时,手下已将名单呈至林武帝面前。
“啪!”
又是一个茶杯碎裂,“这些混账!告诉老二,一个不留,全杀了!”
手下领命退下,林武帝仍怒气冲冲地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看来,许久不动手,有人忘了我的厉害了。”
一股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从刘武身上弥漫开来,周遭侍从吓得纷纷退避。
李府之内,众人再度集结。
“哈哈,李兄真是智谋不断啊!”
“不错,楚王如此算计我等,定要教他自食恶果!”
“极是极是!”
众人**言欢,左揽右抱,沉浸在歌舞的欢乐中,而这一切都被屋顶上的黑影一一收入眼底。
随后的日子里,云澜城米价飞涨,众多店铺相继关门。
朝堂之上,弹劾陈昱的奏折堆积成山。
郑轩翻阅着奏折,怒气冲冲:“这小子究竟在捣鼓什么?我给了他这么大的权力,他却到现在都没动静!”
听闻郑轩怒,郑霖连忙劝慰:“三弟定有他的打算,父皇不必忧心。”
此时,一名禁军步入禀报:“启禀陛下,亲王殿下已开仓放粮,现皇家粮仓售粮价格为每斗三百文,云澜城百姓已纷纷前往购买低价粮,楚王殿下命卑职特此禀告。”
听完,郑霖摆手让禁军退下,对郑轩说:“父皇莫急,三弟已然行动。”
当夜,数名黑影摸到皇家粮仓外,相互使了个眼色,将数个装满火油的坛子扔入仓内,正欲点燃火折子扔进去,却听“嗖”的一声,持火折子的黑影应声倒地,四周火光突现,一群禁军冲出,将黑影制服。
撬开嘴巴检查有无毒器,确认无误后,禁军统领向缓缓走来的楚王陈昱禀报:“启禀楚王,六名黑影,捕获五人,一人当场毙命。”
陈昱点头:“严加审讯。”
说完,陈昱转身对众禁军道:“王、张、郑等七家商户勾结权贵,抬高粮价,企图烧毁皇家粮仓的平价粮,罪孽深重。本王有令,将所有涉案商户、权贵捉拿归案,如遇抵抗,就地正法。”
“遵命!”
随即,一队队禁军手持火把在云澜城穿梭,一家家粮商被逐一捉拿。有的大家族企图反抗,禁军抽出利刃便是一阵砍杀,其余家族见状,不敢再反抗,乖乖投降。
一夜之间,禁军的威名在云澜城传遍。
一官员府邸内,“老爷,老爷,有急事禀报!”
屋内烛光闪烁,下人细说外面的情况,只听一声“处理干净”,便让其退下,吹熄烛火继续睡觉。
与此同时,这消息也传到了宫中郑轩的耳里,他挥手示意退下,心中暗想:老三这禁军着实好用,什么事能瞒得过我?
而陈昱望着禁军押送着一队队衣衫不整之人前往天牢,心中莫名涌起一阵酸楚,这种感觉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让禁军在外忙碌,自己则返回休息,后续事情自有下属处理,无须他亲自过问,更何况有二虎在,他大可放心。
第二幕,宫殿后方空旷了许多,人人心中惴惴不安,刘源并未提及前夜之事,众人也不敢多问。
在那段时日,赵明保持沉默,外界追捕之风未减,监狱次爆满。
奉赵渊之命,众多权贵官员被牵扯进来,似有酿成重大**之势。
一日,一名御林军统领至楚王府上报:“楚王殿下,监狱已无法再容纳。”言毕,呈上一叠文书给赵明。
“此乃此次物价哄抬及某案的主谋及幕后官员的供词与名录。”
“请楚王殿下定夺。”
赵明望着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心头一紧,问道:“怎会有这么多人?陛下有何旨意?”
统领拱手道:“陛下之意,一切由楚王裁断,但名录之人,必须悉数清除。”
赵明点头:“去办吧。”
接下来的几日,每日皆有数人在市集被处斩,一时间,斩之事频现,百姓拍手称快,但在商贾与官员间,楚王与御林军的恶名迅流传。
朝廷震动,赵渊借此掀起一场大**,但因赵明之故,不少人得以幸免。
第二十四章岁末分红
也因此,每次朝会处理事务皆迅,众官员上朝皆忧虑赵渊心情不好,恐自身难安。
此次**持续良久,赵渊一旦动手,便难以轻易收手,直至岁末,**仍未平息。
外界大雪纷飞,赵明的王府内却暖意融融,入冬时,赵明便制成了火炉,并在京城周遭寻到了煤田。
今年京城百姓度过了一个暖冬,这一切自然得益于我们的主角赵明,同时,他也收获满满。
冰雪生意已毕,小车也未闲置,被用来沿街售卖胰子与细盐,负责大车的人则继续其营生,赵明仅象征性地收取些许租金。
更有无数百姓渴望加入小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