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这才想起,这是行事不羁的齐王,弹劾他的御史,恐怕次日就得请病假了。
御史硬着头皮说:“齐王殿下,您别吓唬微臣,微臣身为御史,闻风奏事是职责所在……”
话未说完,就被赵构打断:“好了,此事暂且放下,先说正事。”
赵构开口,御史退回队列,赵轩冷笑道:“尽职?有本事你下朝别走。”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喧闹,那些曾被赵轩捉弄的官员纷纷上奏,幸好一旁的太监高呼“肃静”,才恢复平静。
皇上开口:“齐王,听说你手中有批粮食,如今多地旱灾严重,急需这批物资救灾,你意下如何?”
赵熙心中盘算:“父皇,儿臣现有大约五十万石粮食,存放在城南仓库,愿以低于市价两成的价格卖给朝廷。”
闻言,皇上也感惊讶,昨日还说二十万石,今日就增至五十万,即便是现种也无法如此迅!
其实昨日回府后,赵熙才知道,一些名门望族已暗中行动,三十余万石粮食正沿水路直抵京城,尚未进城。管家也不再隐瞒,直接将南郊的盐运至各府。
众贵族怒火难熄,但契约既定,盐田与港湾又有吴、魏、齐三侯的卫兵及盐田守卫,自行其是只会自食恶果,只得在家中宣泄,严厉谴责齐侯与其管家无视规则。
户部左丞林逸得知此事,立刻挺身而出:“陛下,齐侯此举实为朝廷解了危机,节省了大笔开销,理应表彰。”
贵族官员听后,亦精神焕,纷纷站出复议,摆出一副你若不愿我便也不肯的姿态。
萧遥听闻,笑道:“林大人,您从哪听到的风声,说我打算白送粮食给朝廷?”
林逸拱手:“齐侯身为贵胄,自当为朝廷分忧,这还用明说吗?”说完,身后官员纷纷赞同。
“林大人,若这粮食是我的,我自会贡献。但这是皇家商行的资产,乃皇族共有,你让我如何割舍?”萧遥反问。
林逸更加激动:“齐侯,既然如此,更应慷慨解囊。诸位身为皇族成员,国家有难,自当义不容辞。”
萧遥点头:“父皇,儿臣以为林尚书所言甚是。”
林逸心中暗喜,盘算着又能节省多少开支。萧鼎亦感惊讶,萧衍心想老二怎会如此轻易被说服,早知如此便让林逸先上了。
只见萧遥又说:“诸位大人,国家有难,皇族自当伸出援手,那诸位呢?”此言一出,众人心中暗惊。紧接着又听萧遥道:
“诸位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但你们的俸禄从何而来?还不是源自大明子民?如今百姓遭殃,君主忧虑,诸位怎能不为国分忧?”
说完,萧遥向萧衍抱拳道:“父皇,儿臣家财有限,但仍愿捐出五千两白银以助受灾子民。”说完,萧遥暗暗碰了碰一旁的萧枫。
你不是说皇族应助百姓吗?我助了,还拉着兄弟们一起助。
身为日后的永乐大帝,萧枫此刻岂会不懂萧遥之意,随即道:“父皇,儿臣亦愿捐出两千两白银以助百姓。”
随后,几位成年的亲王也或多或少捐了些银两,一两千不等。
朱重八心如明镜,岂能不懂朱遥之意,随即笑道:“都是朕的好孩子,都平身吧。”
接着对殿下的群臣说道:“诸位爱卿,朕的孩子们都已表态,你们是否也该有所行动?他们投资营商尚未见收益,便已着手援助百姓。”
这位出身贫寒的君王,公然寻求资助,群臣竟无言以对。
众人心中暗叹:齐侯这招真绝,此时的张琳满心无奈,怎料齐侯竟也将他卷入其中。
许巍、唐浩与李文轩这三位淮东贵族领率先站出,慷慨捐赠万两白银,其余大臣亦纷纷效仿。
见状,朱遥提议:“父皇,不如立一功德碑,将此次赈灾中各位大人的捐赠数额刻碑留念,置于三地交汇,以彰显大人们对百姓的关爱。”
众人自然无异议,朱重八当即决定,命人记录。
第二十一章助灾新策,李煜惊异
捐赠活动即将结束之际,李轩忽然提议:“父皇,儿臣掌管皇族财务,皇家仓库存有粮食五十万石,拟以低于市价两成售予朝廷,助力救灾。”
张霖听后急忙上前:“齐王殿下,皇族理应助民,为何还要朝廷出资?”
李轩回答:“我们已助,我捐五千两,兄弟皆同。”
“这……”张霖语塞,却见李恺冲上前,揪住张霖衣袍道:“老家伙,本王都捐了,你还想怎样?”
李轩缓缓上前,轻抚李恺道:“三弟,身为亲王,需顾形象。”李渊亦适时责备李恺几句。
李轩随意走到张霖身旁:“张大人,你是想皇家仓库无偿捐粮吧?”被李恺震慑的张霖连忙拱手:“齐王殿下,应替陛下解忧。”
李轩提高声音:“解忧?本王已捐资,粮食属皇家仓库。”
“张尚书是想皇家仓库捐粮吧?”
张霖连连点头。
李轩闻言,立即拉着李恺、李棣及众兄弟向李渊跪下:“恳请父皇,废除皇家仓库,重启亲王供养制。”
李轩此言一出,众亲王齐声响应:“恳请父皇,废除皇家仓库,重启亲王供养制。”
张霖一听,焦急不已:“陛下,万不可重启亲王供养制,国库难支啊!”
赵曦听闻此言,转向张垚质问道:“张老先生,你既反对重启亲王供养,又不许皇家商号自给自足,究竟是何用意?”
“莫非想让我等兄弟重蹈父皇覆辙?”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慌忙向李湛跪下,而李湛此刻面色凝重,无丝毫波澜。
“或是,张大人亲自供养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