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不是一口气吃成的,技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秦尽管造出了第一台内燃机,可热效率只有4%。
这个热效率就非常低下了。
如今的混动车热效率可以做到惊人的48%!
这里面的差距就大了!
要想提高热效率,那就要让燃料可以更充分地燃烧。
高温高压的工质能让燃料更易点燃,且燃烧更迅、充分。
这就需要压缩冲程。
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压缩气缸内的“工质”,空气或油气混合物,提升其温度和压力,为后续的燃烧做功创造条件。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流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压缩冲程的基本过程为当内燃机完成吸气冲程后,进入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要保证气缸密封,避免工质泄漏。
活塞在曲轴带动下,从气缸最下端向上运动,直至最上端。
随着活塞上移,气缸容积急剧减小,缸内的工质被压缩,体积缩小、密度增大,温度和压力大幅升高。
汽油机为“空气+汽油雾”的混合物,柴油机为纯空气。
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直接靠压缩产生的高温自燃。
汽油机压缩终点温度约3oo-5ooc,压力3-1ompa;柴油机可达6oo-8ooc,压力3-6mpa。
汽油机跟柴油机相比,由于燃料跟压缩工况的不同,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汽油机的转高,通常5ooo-6ooo转分以上,功率输出快,适合需要高、灵活动力的场景,如乘用车、摩托车。
柴油机的转低,通常3ooo-4ooo转分以下,但扭矩大,低转即可输出大力量,适合重载、低高负荷场景,如货车、拖拉机、船舶。
这两种动机,赵扶苏都立项了,拨了一大批的经费,让大秦科学院的研人员去进行研。
等单缸的汽油机研出来以后,就可以把摩托车给造出来了。
赵扶苏想到这里,他的内心不自觉地激动了起来。
坦克的体积大,重量也大,适合使用柴油机。
一个气缸也不够,最起码也得六个气缸!
这里面就需要非常高的技术门槛了。
最难的还是锻造气缸的材料。
在高压做工下,锻造气缸的材料要是不够坚固,肯定是会炸缸的!
赵扶苏也不急着这么快把坦克给造出来。
毕竟,现在连内燃机的四冲程都还没有搞清楚,又哪里有那么快把六缸柴油机给研出来。
不过,他也不急于一时。
他现在还只是要对西域三十六国动经济战,还没有要动军事战争。
赵扶苏又去了国防学院。
他是有火力恐惧症的人。
如今的左轮手枪才六子弹,这火力太弱了。
他要开始研ak了。
ak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近乎“变态”。
这是ak最核心的优势。
由于ak枪机与机匣、活塞与气缸之间留有较大间隙,允许泥沙、灰尘、水分甚至少量异物进入后仍能正常动作。
例如,在沙漠、雨林、泥浆等恶劣环境中,即使枪管或机匣内进入沙粒、泥水,只需简单抖动或擦拭,ak仍能完成击。
赵扶苏要研ak,也是为了进攻西域三十六国,在做准备。
西域三十六国处于沙漠之中,风沙很大,正需要ak这样的枪械。
ak的结构简单,维护门槛极低。这是因为ak的核心部件仅数十个,且多为冲压、锻钢等简单工艺制成,无复杂精密零件。
拆解无需专用工具,士兵用一枚子弹即可完成分解。只要敲出固定销,就可以进行拆解,并且清洁、润滑步骤极少。
即使是未经系统训练的民兵、平民,也能快掌握基本维护,尤其适合后勤保障薄弱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