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时,马龙后颈的光核印记突然泛起鱼鳞似的光泽。他蹲在木筏边洗手,指尖刚碰到海水,脖子两侧就传来针扎般的痒意——低头一看,皮肤下竟透出细密的红色纹路,像谁用血丝在皮肤上画了鳃裂。远处的海面上,一群飞鱼跃出水面,翅膀状的胸鳍在晨光里闪着银鳞,光核印记猛地一跳,那些红色纹路竟跟着飞鱼的动作轻轻翕动。
初尝鱼鳃呼吸:脖子里钻出的水扇子
他深吸一口气,想试试这新名堂。光核印记“滋啦”冒了股蓝光,脖子两侧的皮肤突然向外鼓起,像吹了两个小气球。第一口海水灌进嘴里时,他呛得直咳嗽,可海水刚流过喉咙,脖子两侧的鳃裂就“扑棱”张开了——那是四对半透明的鳃瓣,边缘长着细密的纤毛,海水流过时,纤毛像小梳子似的把氧气滤出来,顺着血管往心脏里送。
“乖乖,跟装了个水下肺似的!”他忍不住在水里晃了晃脑袋,鳃瓣在水中划出一圈圈涟漪,每呼吸一次,都能闻到海水里不同的味道:早上的海水带着海藻的腥甜,靠近礁石的地方有股铁锈味,深处还藏着点硫磺的刺鼻气。阿灰在旁边扒拉水,见他半天不抬头,急得汪汪叫,爪子拍在水面上,溅起的水花正好打在鳃瓣上,纤毛立刻把水花里的氧气也滤了出来。
熔熔飞过来,翅膀尖点了点他的鳃瓣,蓝光一闪,显示出鳃瓣内部的结构:无数细小的血管像渔网似的铺在鳃丝上,光核能量正顺着血管流动,把鱼类基因片段“焊接”在人体细胞上。骆驼在木筏上甩着尾巴,意识里传给他一幅图:鳃瓣的氧气吸收率是普通肺的三倍,但只能维持一小时,时间长了,细胞会出现排异反应。
他试着潜到水下五米,鳃瓣在水压下微微收缩,但滤氧效率反而更高了。能看见水底的沙砾上爬着光的小螃蟹,钳子一动,就喷出串蓝色荧光。最神的是,鳃瓣还能“尝”出海水里的微量元素——游过一片含铁量高的水域时,鳃瓣会泛起淡红色,像被染上了铁锈。
鱼尾推进力:屁股后面长出的活船桨
回到木筏上歇了会儿,光核印记又开始烫,这次是尾椎骨的位置。他刚想揉揉,就感觉后腰到大腿根一阵麻,像是有无数根细针在扎。低头一看,裤腿里竟鼓出个大包,布料被撑得透亮——撕开裤腿才现,屁股后面长出了条半米长的鱼尾!
鱼尾呈半透明的淡蓝色,鳞片在阳光下闪着珍珠母贝的光,尾鳍边缘长着细密的鳍条,跟真鱼尾巴一模一样。他试着在水里摆了摆,整个人“嗖”地一下窜出去两米多远,比平时用手划水快了好几倍。鱼尾的肌肉跟他的神经系统连在一起,想往左拐,尾巴就往左摆,比胳膊腿还听使唤。
“这玩意儿比木筏还好用!”他在水里转了个圈,鱼尾划出个漂亮的圆弧,周围的海水被搅成漩涡。阿灰追着他游,想咬鱼尾玩,结果被尾鳍拍起的水花浇了个透心凉。熔熔飞在他头顶,翅膀扇出的风里带着荧光粉,洒在鱼尾上,鳞片立刻出蓝光,像披了件会光的外套。
骆驼的意识图谱里跳出一串数据:鱼尾推进力相当于三级船用动机,但能量消耗巨大,连续使用半小时后,光核印记的亮度会下降一半。他试了试加,鱼尾快摆动时,身后会拉出一道蓝色光痕,跟熔熔的荧光粉混在一起,在水里画出弯弯曲曲的光带。最有意思的是,鱼尾还能感知水流方向——有暗流的时候,尾鳍会自动调整角度,把他往安全的地方带。
深海热泉口:硫磺烟里的黄金沙
目标是海底三百米的热泉口,那儿的沙子里富含硫化物,在阳光下像金子似的,被他叫做“海底黄金沙”。换上用海藻纤维编的紧身衣,他深吸一口气,光核印记猛地一亮,鳃瓣和鱼尾同时力,像颗鱼雷似的扎进海里。
越往下游越黑,到了五十米深,阳光就只剩点蓝幽幽的微光了。鳃瓣这时候特别管用,能把深海里稀薄的氧气一点点滤出来,甚至能吸收某些微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鱼尾摆动得越来越快,周围的水压让他耳膜疼,但光核能量像层软甲,把压力挡在了体外。
到了两百米深,水里开始飘起黄色的烟雾,带着浓烈的臭鸡蛋味——这是热泉口的硫磺烟。熔熔在前面飞,翅膀扇开烟雾,露出下面翻滚的黑色泥浆。热泉口像个巨大的烟囱,滚烫的水流“咕嘟咕嘟”往外冒,周围的岩石上爬满了白色的管状生物,一碰就缩成小球。
“熔熔,看看沙层在哪!”他打了个手势,蜂鸟俯冲下去,用喙尖点了点热泉口旁边的黑色沙地。骆驼意识里立刻标出一片区域:沙粒里富含硫化亚铁和金云母,在光核能量下会出金色荧光。他游过去刚想抓一把,手指就被烫得缩回——沙子温度至少有八十度,跟刚炒过的栗子似的。
基因融合遇险:烫嘴的沙子和咬人的虫子
麻烦来了:普通方法根本没法采集。他试着用鱼尾掀起水流,想把沙子冲起来,结果热泉水流太急,反而把沙子卷得到处都是。鳃瓣这时候也出了问题——硫磺烟里的有毒物质让鳃丝有点肿,滤氧效率降了不少,脖子两侧传来阵阵刺痛。
更吓人的是热泉口周围的盲虾,个个有巴掌大,钳子上闪着幽蓝的光,看见他就成群结队地扑过来。有只虾钳子夹住了他的鱼尾,疼得他一甩尾巴,把虾甩到了岩石上。可虾群太多,像片乌云似的围着他转,触角碰到他的鳃瓣,刺得他直咧嘴。
“阿灰!下来帮忙!”他冲着水面喊了一嗓子。海狗早就等在上面,听见招呼“扑通”跳进水里,张开嘴就咬虾群。可深海压力让阿灰也受不了,只能在浅水区扑腾,不过总算吸引了部分虾群的注意。熔熔更厉害,往虾群里撒了把荧光藻孢子,虾子们见了光就懵,晕头转向地乱撞。
他趁机集中光核能量,在手掌心形成层能量护盾,这下不怕沙子烫了。抓了几把黄金沙塞进腰间的皮囊里,沙子在皮囊里还“滋滋”冒热气,把海藻纤维都烫得了黄。鱼尾这时候已经有点不听使唤了,光核印记的亮度暗了不少,鳃瓣也开始收缩,看来一小时的时限快到了。
紧急上浮:基因褪去时的浑身酸麻
刚离开热泉口,就感觉鱼尾开始变透明,鳞片一片片消失,最后“噗”地一下缩回了身体里。鳃瓣也跟着收缩,最后变成脖子上两道淡淡的红印,再吸气时,海水灌进喉咙,呛得他直咳嗽。光核印记这会儿烫得像块烙铁,后颈的皮肤红通通的,像是被太阳晒脱了皮。
“快往上浮!”他对熔熔打手势,蜂鸟立刻飞过来,用翅膀拍打他的肩膀,指引方向。阿灰也游下来,叼住他的裤腰带往上拽。上浮的过程中,他感觉浑身的肌肉都在酸,像是被人揍了一顿,尤其是后腰和脖子,疼得他直咬牙。
骆驼在木筏上急得直跺脚,意识里传来安抚的意念,还附带了张能量回收图:基因融合消耗的能量正在慢慢恢复,但光核印记需要至少半天才能完全冷却。浮出水面时,他累得瘫在木筏上,鱼尾消失的地方还在隐隐作痛,鳃瓣留下的红印子慢慢变淡,最后只剩下两道浅粉色的痕迹。
皮囊里的黄金沙还在冒热气,倒出来一看,沙粒果然金光闪闪,里面还夹杂着些黑色的结晶体。熔熔用喙尖碰了碰,蓝光分析显示:这些沙子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还有少量能与光核能量共鸣的微量元素。阿灰凑过来闻了闻,打了个喷嚏,把沙子喷得到处都是。
收工后的琢磨:这基因融合能玩出啥花样
傍晚的时候,光核印记总算不那么烫了,但后颈皮肤下还能感觉到细小的能量流在窜动,像是有小鱼在血管里游。他琢磨着这基因融合的能耐肯定不止这点:今天用的是普通鱼类基因,要是能融合深海鱼的基因,说不定能潜得更深;或者融合电鳗的基因,遇到危险时放电自卫?
他把黄金沙分成两份,一份放进陶罐保存,另一份撒在防波堤的礁石上。奇迹生了:沙子接触到礁石后,竟慢慢渗出金色的液体,把礁石缝隙填满,形成层坚硬的保护膜。“看来这玩意儿能当建筑材料用。”他心想,下次多采点,说不定能把木筏加固成艘真正的船。
熔熔停在陶罐边上,翅膀上沾着的金色沙粉掉在罐子里,把沙子染得更亮了。阿灰趴在旁边舔毛,嘴里还叼着根盲虾的钳子,钳子上的幽蓝光点一闪一闪的,跟光核印记的频率差不多。骆驼在意识里给他看了张图:是今天融合鱼类基因时,光核印记记录下来的基因片段图谱,那些图谱在黑暗中着微光,像幅复杂的生物密码图。
太阳落山时,海面上升起层薄雾,雾气里夹杂着细小的金色光点,那是黄金沙释放的微量元素。马龙摸了摸后颈的光核印记,感觉里面还有点痒痒的,像是又有新的基因片段在蠢蠢欲动。也许明天能融合海豚的基因,游得更快更灵活?或者融合章鱼的基因,在水里变色隐身?
他看着木筏外的海水,月光洒在上面,把波浪染成了银色。今天采集的黄金沙在陶罐里闪着光,像埋在沙子里的星星,而脖子上残留的鱼鳃印记,还在隐隐烫,像是在提醒他:海洋里的基因宝库大着呢,光核能解锁的花样,说不定明天就会多出一种。阿灰蹭了蹭他的腿,嘴里的盲虾钳子掉在甲板上,出“叮”的一声轻响,跟光核印记的跳动声遥相呼应,等着明天的太阳升起来,照亮新的深海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