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省那地方,我也听说过,路不好走,气候也怪。”
他也不支持见明出去。
“见明是为了多挣钱,想让红英和孩子们过得更好,这份心是好的,但要是真出点啥事,那可真是……”
安母没再说下去,但那未说出口的沉重,张振邦和林素素完全明白。
“娘,那你看怎么办”
林素素期待地看着婆婆。
安母放下手上的活。
“这事不能马虎。明天一早我就去去红英家一趟,好好跟见明说道说道。这趟车,能不去,最好就别去了。赚钱的机会以后还有,平安比啥都重要!”
次日一早。
安母提上一篮子自己新蒸的枣糕和一罐腌好的咸菜出了门。
到了闺女家,果然看见女婿正在院子里检查几个备用轮胎,安红英则在屋里给他整理行李。
“娘你来了,吃饭没?”
安红英看到母亲,连忙迎出来。
“娘。”
厉见明也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打招呼。
“又拿啥好吃的了?”
“蒸了点枣糕,给你们送点。见明出远门,带着路上吃,比干粮软和。”
安母说着,把篮子递给女儿,目光却落在女婿身上。
“见明准备得咋样了?”
厉见明用棉纱擦着手上的油污,点头道。
“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明天一早去车队集合点,和兄弟们一起出。”
安母在院中的小凳上坐下,示意厉见明也坐。
“见明啊,按理说,你们爷们儿外面跑车的事,我这老太婆不该多嘴。可这次你去云省,娘这心里,从听说那天起,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的,就没安宁过。”
厉见明心里一暖,笑容收了收。
“娘,您别担心,我们车队跑长途有经验,路线也熟。”
“路线熟,架不住天有不测风云啊。”
安母打断他,语气加重了些。
“你们张伯也说过,那边山路九曲十八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碰上雨天雾天,更是险上加险。娘知道你想多挣钱,让红英和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可你得想想,要是真有个闪失,你让红英她们娘几个指望谁去?”
她说着,目光扫过屋里正在忙碌的安红英,意思不言而喻。
安红英在屋里听着,也忍不住走了出来,坐到母亲身边,眼圈有些红。
“见明,娘说得对。我这心里也一直不踏实。要不咱这趟就不去了吧?钱少挣点就少挣点,咱们慢慢来。你不在家,我这心里空落落的,晚上都睡不踏实。”
厉见明看着丈母娘担忧的面容和妻子泛红的眼眶,心里开始动摇了。
在亲人浓浓的关爱和忧虑面前,他做不到不管不顾。
他搓了搓脸,有些烦躁,又有些无奈。
“娘,红英,不是我不听劝。这趟活确实机会难得,运费高,而且跟对方都谈好了,我作为牵头人,临时说不去,对兄弟们不好交代,也影响车队信誉!”
“信誉重要还是命重要?”
安母一针见血,语气少有的严厉。
“见明,你是聪明人,车队离了你这一趟就不转了?可这个家,离了你可就塌了半边天!你就听娘一句劝,这趟,别去了!跟兄弟们好好解释解释,家里实在不放心,他们也能理解。真要觉得过意不去,下次有好活,你多出点力,或者少分点钱,都行!”
安母的话句句在理,又饱含深情,像重锤一样敲在厉见明心上。
他沉默了很久,眉头紧锁,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一边是作为男人的责任感和对收入的渴望,另一边是家人沉甸甸的担忧和爱。
最终,亲情占据了上风。
他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抬头看向安母和安红英。
“行!娘,红英,你们别担心了。我听你们的。这趟云省,我不去了。明天我就去送送兄弟们,跟他们说清楚,让他们另外安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