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这都三个月没工资了。”
安红英低着声音说道。
“仓库里货堆得跟山似的,就是卖不出去。
厂里领导天天开会,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今天下午又开了会,暗示说可能又要有一批职工得下岗了。”
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凝重了些。
大丫二丫看向她们妈妈,脸上也有些担心。
辰辰似乎也感觉到姑姑不开心,啃肉的动作都慢了下来,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大人们。
厉见明放下酒杯。
“红英,我看这厂子是没什么起色了。干脆,你听我的,辞职回家!我现在自己拉车队,收入比以前稳定多了,养活咱们这一家子没问题。
你就在家照顾好大丫二丫,想清闲就清闲几年,要是嫌闷,就去素素他们店里帮帮忙,总比在那个不出钱的厂子里耗着强,看人脸色还心里憋屈。”
安红英抬头看向厉见明,眼里有感动,但更多的是犹豫和不舍。
她转而把目光投向林素素。
“素素,这个工作当初还是你托人帮我介绍的,是正经的国营厂子,这铁饭碗,我真舍不得啊。可我也怕,怕这碗哪天就彻底端不住了,到时候年纪大了,再想找别的出路就更难了。”
林素素放下手中的果子酒,神情变得认真起来。
她理解大姑姐的矛盾心理,在这个年代国营正式工这五个字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安稳的一生。
“姐,我明白你的想法。当初帮你找这个工作,是觉得国营厂子稳定,是个好归宿。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形势,跟几年前不一样了。”
她放下筷子开始分析。
“你看现在,街面上个体户越来越多,卖的吃的用的,哪样不比国营商店、厂子的新鲜、花样多?这不是哪个领导或者哪个工人不努力的问题,是大环境变了。
很多老牌的国营厂子,设备旧,产品老,管理也僵化,跟不上现在的市场了。依我看,这走下坡路的趋势,怕是很难扭转过来了。”
她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让安红英陷入了沉思。
连安青山和厉见明也听得连连点头。
林素素继续道。
“姐,你舍不得的不是那个厂子,是国营这两个字!
可咱们得往前看,这铁饭碗要是里面都没饭了,咱端着它,不是等着挨饿吗?
人不能一辈子就指着一个饭碗,尤其是这个碗已经裂缝了。”
林素素话锋一转。
“再说了,你又不是没本事的人!你别忘了,咱娘那手做饭的好手艺,你可是一点没落下!平时家里来个人,谁不夸你做的菜好吃?光是这红烧肉,我看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做得都不差!”
提到做饭,安红英的眼睛里终于有了点亮光。
确实,她跟着自己娘学会了一手好厨艺。
林素素趁热打铁。
“要我说,姐,你与其在厂里耗着,等着不知道哪天落下来的下岗通知,不如自己主动走出来!你有这手艺,这就是你端新饭碗的本钱!现在政策允许个体经营,街上开小饭馆的越来越多,生意都挺红火。咱们为啥不能自己干?”
“自己干?开饭馆?”
安红英被这个大胆的想法震了一下,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对!开个小饭馆!”
林素素肯定地点头。
“一开始不用太大,就做家常菜,干净卫生,味道好,价格实惠,肯定有生意!地方也好找,我看你家前面那条街口就有空着的门脸房,位置就不错!”
厉见明立刻表态。
“红英,我觉得素素这主意好!你做饭好吃,开饭馆肯定行!本钱你别担心,我这次跑车回来,启动资金就够了!”
安青山也支持。
“我媳妇儿说得对。你有手艺,饿不着。开饭馆是辛苦点,但挣多少都是自己的,心里踏实!比在厂里看人脸色、等工资强百倍!”
听着弟弟弟媳和丈夫你一言我一语的支持和规划,安红英原本沉重的心情如同被阳光驱散的乌云,一点点明亮起来。
她看着桌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一股干劲从心底升腾起来。
是啊,她安红英有手有脚,还有做饭的好手艺,凭什么就不能自己闯出一条路来?